By 棒棒, on 三月 19th, 2010
我有在交友,网上接触,约会见面,虽不积极主动,好歹也见了一些人,碰见过自己喜欢的。
遇到喜欢的人,一旦我肯定自己的感觉了,我一定会主动表白。有时候很直接地跟对方说我喜欢你,想和你交往看看;有时候比较含蓄矜持,先迂回打听旁敲侧击,看看对方持何种态度,然后再考虑要不要追击,即使是这样,我也会在聊天中不经意间表达对对方的欣赏和喜欢。
有时候跟喜欢的人聊天,容易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因为在乎,所以紧张,什么都想依着对方,怕这个不能聊,怕那个惹到他。一旦在乎起来,就没办法变轻松,担心把场面搞砸,失去他。动了感情的人都是敏感的,有点瞻前顾后,大概因为这样,断送了一些本来可以好好继续下去的机会。
我不怕表白后被对方拒绝,哪怕事后免不了会失落一下,但从来不会接受不了这种结果,反正时间长了,那种失落早晚会像潮水一样退回大海,最后风平浪静。我害怕的是另一种情况:拒绝对方。我始终认为,被不爱的人表白是世上最麻烦的事之一。在同样是单方面有感觉的情况下,我宁可被拒绝也不要去拒绝对方。
我尝过被拒绝的滋味,知道那不是一件好受的事,而我又很不想让别人难受。我自己难受一阵没问题,习惯了,脸皮厚了也就不怕,我是一般人打不死的奥特曼,再难也要谈恋爱,谈到世界充满爱。我只想做一个能给别人带去快乐的人,或者起码不要让别人不舒服。所以要我在这种时刻对别人说不,挺为难的,狠不下心。拒绝吧,搞得两个人都不爽;接受吧,他倒是爽到了,我还是不爽——我没办法勉强自己。这种事,我居然变成了横竖都不爽的悲剧性角色。
我通常会选择主动出击。一见钟情我可以,日久生情也没问题,但都有个大前提,那就是刚开始必须要有好感。如果刚开始就没有好感,以后也就没有恋爱的可能。哪怕只有一点点,那也好办。我的感情不太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突然从无到有,顶多像气球那样一点点吹大,将内心的星星之火慢慢吹旺,最后形成燎原之势。如果没有那个气球那点火星,吹半天也只能“空了吹”。
因为不希望被没有感觉的人表白,所以有时候我会像惊弓之鸟,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来一身骚。人家稍微热情友好一点,就担心对方是不是有那种意思。不管是我想多了也好,还是对方确实在释放某种信息,总之我是害怕了,草木皆兵。如果我没有那种“可以一试”的感觉,我也会想方设法尽早扼杀对方的感觉,掐死在萌芽状态,有点同归于尽的意思,我不爱,你也不要爱,咱俩玉石俱焚好了。
掐死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坚决不搞[......]
点我更精彩
. . . → Read More: 害怕被表白
By 棒棒, on 三月 16th, 2010
去年的明天下午,我搭乘的飞机在北京降落。
直到今天,依然会不时有人问我当初为何选择北京。年初,我见了一个老朋友。我和他坐在人满为患的烤鱼店里,他一边夹着白嫩的鱼肉,一边问我为什么跑北京来,是不是因为我爱的人在这里。
07年年底,我见过这位朋友一面。当时来北京纯属巧合,并不在我的计划之内,就那么稀里糊涂跟着来了趟北京。按照别人的话来说,我来北京是为了要一个答案。但是来之前我自己多少已经心中有数,知道那会是个怎样的答案。
那时的季节和这时一样,都是寒冷的冬季,都是下过雪的街头。更巧的是,我上次见朋友,和这次穿的衣服都是同样的一件黑色外套。我吃到一半发现了这个巧合,朋友经我这一提醒,也对我的衣服有了印象。之后如果写我和他的故事,这件外套是不得不提的重要道具了,而且它的身上还有另一个人的故事。
我说我真不是冲着爱情来北京的。虽然我是一个会那样做的人。反正我单身,去哪里还不都一样。不想继续留在杭州了,就换个城市,恰好这边有朋友在,帮我租了房子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麻烦。没选择去上海,好像打心底觉得自己不适合那座城市。至于别的地方,似乎麻烦都比北京多了点儿。总之一句话,北京是个误打误撞,但细想一下又是除了重庆之外最省事儿的选择。
至于我朋友口中问起的那个我“爱”的人,早已经不在北京了。我当时想着如果两个人可以在一起,要我来北京也不是什么难事,就只消他的一句话。我一直认为,工作和感情,如果两者的差别不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那我会更多地舍不得感情。毕竟工作可以再找,感情再找到一份合适的,成本相对更高,难度相对更大,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如果我选择了感情,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所有工作,我还会找到别的,就像王菲还会再复出。至于失去的更多还是得到的更多,那是一个永远也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因为一个人只能有一种选择、一种经历。所谓的对比和结果,只存在于想象中。
我以前这样想,现在也没有变。
有的人觉得工作比爱情可靠:工作不会背叛自己,爱情很可能会;一个人离了爱情照样可以活,但是没有工作却养不活自己。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对比没多大意思,反而有点杞人忧天,好比“妈妈和老婆同时掉进河里先救哪一个”这种幼稚问题一样。两者真正发生冲突了,才有具体环境做参照去思考,有时甚至来不及思考。光纸上谈兵是一点用也没有的。
大概能让一个人在工作面前放弃的感情,对那个人来说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东西。他考虑的是“我”的结果,不是“我们”。[......]
点我更精彩
. . . → Read More: 工作与爱情
By 棒棒, on 三月 14th, 2010
“以后再也不爱了!”
每个说这句话的人,都信誓旦旦,满肚子怨气不吐不快。对于气话我从来不当真,不担心他会说到做到从此紧闭心门,变成武侠小说里仇恨天下的女魔头。他会比我先忘记这句话,还是会在寂寞的时候找人,在遇到有感觉的人时,蠢蠢欲动地憧憬着开始一段香艳的关系、全新的爱情。
爱情,直到今天我还是相信它,相信它的存在,相信它的美丽与错综。最好的是爱情,最坏的是爱情。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是这样没错。从微观的角度,爱情对我来说就像彩票,时不时听说别人中了几百几千万,当然是真的。但中奖这事儿,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我自认为自己没有彩票运。
我还认为自己没有爱情运——爱情的发生最重要的不是心思,不是感觉,也不是手段,而是运气,有的人称它为缘分。“缘分”这个词太文艺抽象,不够通俗,讲起来好像故弄玄虚,有多深奥多大学问似的,其实说穿了跟运气是一码事。说缘分人们未必懂,但说运气肯定都懂了。
没有彩票运,就不买彩票,这辈子中不了大奖,但没有爱情运,我还是找过爱情,直白地讲是找过人。
现在的心情跟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有的时候的确对感情带着点渴望,比如深夜一个人走在冷清的街上,比如去KTV看到电视里放着的情歌MV,比如下班后去逛超市。这时候会觉得有份稳定的感情也不错。这种时候比较少,而且越来越少,要不是我在欲望的火苗快要熄灭的时候赶紧添一把干柴,才燃起这样不大不小的火焰,不然它早熄了,一泡尿就能浇熄它。我已经过了无时无刻不在触景发情的年纪,但我还得努力保持着不让它彻底熄灭,那样,在我遇到可以发展的对象时,他的天雷才能勾动我的地火,从而燃起熊熊烈火。
我对感情的渴望,的确是每况愈下。当我问自己为什么要恋爱的时候,发现我只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比如我想有人关心我,嘘寒问暖一下;我想有人陪我说话看电视,陪我吃饭睡觉;我想有人惦记着我,偶尔对我撒个娇被我调戏下什么的。这样看来不可谓不自私,跟很多父母想要孩子一样,眼里只有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当然,这只是一个出发点的问题。当我们真的找到了另一半,他们对我们做的事,那些关心和照顾,我们也会相应地给予回应,不然怎么算相爱呢?不然怎么能可持续发展地长久维持那份联系呢?就像父母要孩子一样,有了就会好好地爱它,甚至不顾一切。
我能带给对方什么呢?我能给对方的太少了,有限得可怜,很多他想要的我都无法满足。于是我就会打退堂鼓。有时候,看到交友贴里写着几十条对对方的要求[......]
点我更精彩
. . . → Read More: 为什么恋爱
By 棒棒, on 三月 10th, 2010
我希望拥有的爱,一定是两个人共同参与的。单恋也是爱的一种涵义,但不是我理想中渴望实现的。谁不希望两情相悦终成眷属?说“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只是无奈的自我安慰。如果谁一辈子都陷在这样的困局里,他要么是有精神上某种特殊癖好,要么是有精神病——他爱的不是人,是寂寞的幻觉。
我时常会向别人表达对自己不曾恋爱过的怀疑。在我交往过的那些关系里,都像是我一厢情愿地要去爱,对方只是找了个稳定的性伴侣。我的功能是单纯地满足对方身体渴望。除了肉体之外,对方事实上不需要我带给他任何别的。多年摸爬滚打下来,他早已练就了刀枪不入之躯,心理或者精神层面的东西已经用不上了,反而劳命伤神是个累赘。如今空虚了寂寞了,烦躁了憋屈了,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给他一具年轻的肉体,快活直入云霄,用过保管什么烦恼也没,比天下任何灵丹妙药都立竿见影。
我只是以一些片面的想法揣测了一批同志,现实中有这样的。我之前遇到的多属这种类型,所以造成了我人生某个阶段的连续性长时间悲剧。我这样说他们,并没有诋毁或是蔑视的意思,那种只求一夜高潮的私人生活方式没什么不好,只要讲清楚了,不伤害无辜的人,并不该被鄙视。说句粗糙的话:我也是自找的,谁年轻的时候没犯过错呢。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那样的结合,不是谈恋爱。
我始终固执地认为:没有一起逛过街,没有一起看过电影,没有一起做饭吃,没有一起出去玩过,这些基本的都没有,不能算是谈恋爱。那么,我可以悲壮又很负责任地说:我以前没谈过正儿八经的恋爱,起码没谈过一场完整的。因为前面说的那些“没有”我全都不幸命中。
不过我说过唯一一次“我爱你”,几年前当面说的。那是对对我最好的一任男友说的。那段关系是离爱最近的一次。我从来不擅长表白,当时也不知道哪根筋拐弯儿了,脱口而出那三个字。
最近《康熙》有一期说到了“我爱你”这个话题。众人讨论了很久。我还从来没看过哪一个话题能在改版后的《康熙》里持续讨论那么长时间,十分钟有了吧。我也是那种说不出口的人,说比做难。当时我说了那三个字,自己都深感诧异。
那时候,我得到的回答仅仅是一个“哦”字。再也没有了下文。我这辈子也没收到过谁的“我爱你”。大概是说得太少,相应收到的也就少。
人越来越老,往后要说出或是听到这句话,也越来越不容易。不知道还能不能争取到这样的机会,老天爷是否肯赏脸。至于以前那些默默暗恋过的,或是明目张胆喜欢过的,我当时欠了他们那句“我爱你”,这辈子也就[......]
点我更精彩
. . . → Read More: 爱,做比说简单
观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