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鼓励别人出柜

我从来不因为自己出了柜就鼓励别人跟父母出柜。这样说显得很不政治正确,但我就是这样做。因为我觉得我的出柜经历并不一定对别人有指导意义。“你去出,出了什么事有我”这种话我可不敢说。我没办法准确评估出柜这件事,给当事人和他的家庭带来的影响,是好是坏。[……]

继续阅读

我从来不因为自己出了柜就鼓励别人跟父母出柜。这样说显得很不政治正确,但我就是这样做。因为我觉得我的出柜经历并不一定对别人有指导意义。“你去出,出了什么事有我”这种话我可不敢说。我没办法准确评估出柜这件事,给当事人和他的家庭带来的影响,是好是坏。[……]

继续阅读

长大后我不能成为你

不是影评,扯点因为这部电影而说开的现阶段广泛宣传的家庭观公式。

《那天妈妈来看我》,光看这个名字,没往温馨方面想,首先想到的情节反而是妈妈突然造访撞破了儿子的同性恋情。这种事没在我身上发生过,我顶多就被撞见看男男动做片。

湾湾这个地方出的同性恋题材电影电视,虽然比陆陆高调多汁,但毕竟依旧[……]

继续阅读

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老实

上菜速度很快嘛。都是熟人,重点是我买单,所以我就不客气了,第一个伸出筷子,一边嚼一边叫他们动筷子。

我旁边的人看起来不开心,对面的人问他怎么了,我说他刚失恋,对面的人顿时出现了同情和哀伤的表情,开始准备深情安慰的话。我又补了一句:分了一年多。对面的人表情瞬间凝固了,瞪了我一眼。

旁边的人[……]

继续阅读

找一天我们喝咖啡或上床吧

如何用社交工具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跟如何穿衣服给别人看差不多一回事。

在社交网络,长相好和身材好是最直接、快速、有效的吸引别人的方式。图片的视觉效果最简单和直观。人品?先别急,大家会在被外貌吸引之后考虑它。

不管是聊天室、QQ、Jack’d(以下简称接客帝)还是微博、微信、陌陌、豆瓣以及别[……]

继续阅读

世界是属于好看的人的

世人以貌取人,好在“貌”的标准,每个人不一样:有的条件很严格,有的尺度比较松;“取”的范围也有不同:有的只喜欢好看的,有的刻意不要太好看的。[……]

继续阅读

世人以貌取人,好在“貌”的标准,每个人不一样:有的条件很严格,有的尺度比较松;“取”的范围也有不同:有的只喜欢好看的,有的刻意不要太好看的。[……]

继续阅读

基友的自我修养

首先,请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1313页“他”词条:“在性别不明或没有区分的必要时,‘他’只是泛指,不分男性和女性。”我只是想扇一下那些喜欢用“TA”的小清新。

你可能在刚发现自己是同性恋的时候,觉得害怕、羞耻,好像做了见不得光的事,成了不受欢迎的人,这个秘密一旦被发现,走哪儿都会被指[……]

继续阅读

我是爱情的结晶,你是爱情的原因

睡了一觉醒来,天气就凉了,昨天还有金灿灿的大太阳在天安门上光芒万丈,今晨早醒了半小时,一时性起想打个飞机,先打了个冷颤,赶紧小心翼翼盖好薄被,怕小鸡鸡着凉流鼻涕。

大概是天气的原因,人的态度也开始有点变冷。

我比较中意这种微凉的天气。比酷热好太多,终于不再有脱层皮都不够的感觉。

冰[……]

继续阅读

爱不是生活的对立

不经意那么一算,这位小兄弟每次找我聊,都是在他情场失意梦醒时分。这自然不是什么命运的安排冥冥的巧合,而是他刻意为之。你知道,有的人在很难过的时候,有些话就很想要对别人说。这话不是他说的,他的原话是我没什么能说这些话的朋友,就你了。

他所说的“这些话”,就是关于他感情的经历和想法,往人海[……]

继续阅读

乘客

不要再死命让我帮你介绍男人介绍车了,我不是调度员,不是售票员,不是车行中介,我也跟你一样只是个乘客。如果有空车,我坐不了再介绍给你。其实你自己招招手,有些车也会停。[……]

继续阅读

不要再死命让我帮你介绍男人介绍车了,我不是调度员,不是售票员,不是车行中介,我也跟你一样只是个乘客。如果有空车,我坐不了再介绍给你。其实你自己招招手,有些车也会停。[……]

继续阅读

不同的路

如果仅仅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对话,有时候不是一定有效。父母会固执地认为儿女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争执,各执一词自以为对,某些时候双方的沟通交流可能难以保持理性、平等的状态,父母常常拿情感做要挟,稍有说不过就哭天抢地捶胸顿足,拿“孝顺、良心”作为利器。可以出现一个组织或者团体,让他们听听那些和他们差不多年龄、想法比较独立开明的人怎么说。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书是教初为人父母的家长如何教育、面对未成年子女,似乎很少或是没有看到关于告诉家长如何面对成年子女方面的读物。大概父母们觉得已经当了几十年父母了,用不着别人来教,没必要去买这样的书。光靠子女给父母做思想工作,只是其中一条路,或者还应该有更多的路。[……]

继续阅读

如果仅仅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对话,有时候不是一定有效。父母会固执地认为儿女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争执,各执一词自以为对,某些时候双方的沟通交流可能难以保持理性、平等的状态,父母常常拿情感做要挟,稍有说不过就哭天抢地捶胸顿足,拿“孝顺、良心”作为利器。可以出现一个组织或者团体,让他们听听那些和他们差不多年龄、想法比较独立开明的人怎么说。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书是教初为人父母的家长如何教育、面对未成年子女,似乎很少或是没有看到关于告诉家长如何面对成年子女方面的读物。大概父母们觉得已经当了几十年父母了,用不着别人来教,没必要去买这样的书。光靠子女给父母做思想工作,只是其中一条路,或者还应该有更多的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