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不能成为你

不是影评,扯点因为这部电影而说开的现阶段广泛宣传的家庭观公式。

《那天妈妈来看我》,光看这个名字,没往温馨方面想,首先想到的情节反而是妈妈突然造访撞破了儿子的同性恋情。这种事没在我身上发生过,我顶多就被撞见看男男动做片。

湾湾这个地方出的同性恋题材电影电视,虽然比陆陆高调多汁,但毕竟依旧是华语社会电影,有时候同样摆脱不了落伍的气质。我是一边指着这部电影一边说前面那句话。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要拍性开放式伴侣生活、集体性派对、一夜情人群、性与毒品、性食物链之类,反映现实的题材才算时髦,强调一下,我不是这个意思,拍那些不代表真时髦。那些之外,还能拍点别的。别问我“比如?”,对专业拍电影的人来说,这不是个问题,你知道了答案也没用。

当然了,导演有自己的自由和喜好选择他想拍的题材。而且我瞥了眼网友评分,挺高,很有共鸣的意思。当然了,我也有自己的喜好。看完这部片子,我是越想越不顺,越想越来气。

我生气的地方不是冲着这部电影。电影的好坏,别人说了能算数,我说了不算,我也不想用好或坏一个字来评价,好坏的判定需要专业知识水准,我一个外行不具备,硬着头皮评判就成了瞎哔哔。我只能用“不喜欢”这个词。

我不喜欢这部和别的很多电影里的家长角色。这类家长比较脸谱化,有点像社会新闻里感动中国式的人物,什么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把儿女喂大白天挑煤晚上做针线活的英雄妈妈,什么听说女儿病了背一篮子土鸡土菜进城探望结果丢了鞋迷了路民警出手相助的农村妈妈,什么连夜做了80斤香肠给女儿当嫁妆背着十万块整整两麻袋零钱给儿子买房的伟大妈妈……这些形象之所以成为新闻,有一定的极端性在里面,电影里角色的作为没这么夸张,不过也很公式化,都是一个个为了儿女付出前半生一切,同时也愿意把后半生牺牲出去的妈。

这些真人故事或是艺术形象,看过太多,说到底都是别人的妈,跟我没关系,代入感越来越弱。不过一般人的代入感挺强,次次入戏,感动自己。对母爱父爱的歌颂,当今社会不缺,缺的是父母如何健康地爱,不要以爱的名义干些让人头疼的事,让儿女觉得有压力喘不过气,更不要爱成变态。

我还没看过有哪本书是教人如何与成年子女发展健康关系的。多数人的家庭纵然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也没有严重到父母需要被教育的地步。不过现实中确实存在一部分需要上个老年大学选择父母专业好好深造一下的父母,应该没有父母肯承认自己是这部分需要接受再教育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都要讲究良好的沟通与双向的互动,爱当然也需要讲究表达方式,不是有“爱”这个出发点,就干什么都可以。这方面的反思太少,出现类似事件,大多以“父母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好,出于爱”的无赖式理由做开脱,不讲道理,跟你讲感情,让你良心过意不去他们就赢了。很多父母倚仗着年轻时为儿女的付出,要求成年后的子女服从,非要儿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强势插手干涉,然后将晚年生活倚赖在子女身上。

现阶段的宣传和艺术形象太片面化、样板化。官方对空巢老人社会化问题,除了使劲吼儿女常回家看看,怎么就不吼吼让老人精神独立,多发展点个人兴趣爱好?怎么不号召还能走动的健康老人多去看看世界,世界那么大,顺便看看儿女?一定是国家不愿花钱投入社会养老事业,不想管,让年轻人自己解决所谓的家事。现实生活中不也有一批独立父母吗,儿女不在家照样嘻嘻哈,反而不用为儿女吃穿住行操心,把自己的老年生活经营得风生水起,该出门就全世界到处游,该交际就夜夜蹦个广场迪,生活中心更偏向于夫妻之间互持互助,从不放下电话盯着满桌的菜唉声叹气,从不看着墙上的日历和别人的儿女发呆,这部分父母的生活方式不是更应该宣扬鼓励吗?怎么不拍?怎么不播?艺术创作者都瞎啊!

这部片子,在我看来,其实跟同性恋没多大关系,不是《天佑鲍比》《艾草》式的片子,自杀的那位换成异性恋身份,也说得通,同性恋的设定并不能撑起这部戏,主要还是在讲两代关系之间的问题。母爱需要被理解,更需要在不断的摩擦中,反思、调整行为。西方作品里这部分比较常见,不仅是跟后代的和解,也是跟自己的和解。当妈的并不是啥都做得对,你说她不对她还不乐意,怒吼强调是为你好。只对年轻人强调孝顺,真的就能解决问题吗?孝是无条件服从吗?

那句感动了很多人的台词:“如果以后还有一个人像我儿子那样爱你,请你好好珍惜他好吗?你不在乎的人,是我们的命啊。”站在母亲的角度这样的说,情有可原,在当事人看来,就是只有抒情没有道理的话。

就在昨天,朋友圈里又一位同志网友自杀了。这不是这两年朋友圈听到的第一起,好几起了。一些悲剧的原因跟当事人父母也有关系。

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老了会成为怎样的父母。

此文值得转给妈和党看,嘿巴扎嘿。

发布者

棒棒

你们需要快乐地生活,而我不。

One thought on “长大后我不能成为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