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个月要毕业,不想考研就该找工作了。
我内心焦虑,表面装得很淡定。表现慌乱,我觉得是很难为情的事,跟在公众场合不穿衣服一样。从同学嘴里听到谁谁签了什么单位什么公司,每听一次就慌一点。高考前都没这么慌过。毕了业,只能靠自己,要花的每一分都得自己挣,没有躺着刷脸的资本。
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打开招聘网,很不情愿,又不得不看,越看越烦躁。密密麻麻的岗位,点进去,看几眼,再关闭,一页页不断往后翻,一直翻到文字下面有一条条线的地方。那些线的含义是之前已经点过这里了,浏览器有记录缓存。我不记得看没看过不要紧,电脑帮我记住了。
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内心没有特别明确的想法。离毕业时间越近,内心的期望值不知不觉降低,很多以前不会点开、看不太上的职位,也开始点进去看了。
把时间拉长一点,从几个月拉到十几年,可能很多怕寂寞的人也是这样。一开始想找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伴儿,要长得好看,身材好,有钱,会这会那,温柔成熟阳光活泼体贴霸气性感还有情趣——管它是不是互相矛盾。等过了几年十几年,如果一直没遇到满意的,内心不断调整最初的要求,最后可能只需要是个人,看顺眼,凑合就行。
找工作,找对象,找房子,找钱,找医生,找借口,找答案,找走丢的宠物,找失去的记忆,找回变心的情人,要找的,个个都很费劲。
除了找麻烦。
找到了还没法保证能一直一直不失去。
我面试过一家日资公司。招编辑。说是编辑,其实只是招个校对。校对产品说明书上的文字,没有技术含量。她问我平时写不写作,我把我的网站给了她。
隔周的周一早上,我打电话问反馈。她问我写的是真实生活还是小说创作。我说都是真实的。她说考虑到公司是个小型社会,要照顾到别的同事。
背后意思就是不招同性恋,对别的同事不好。
我有一阵实在没接到面试机会,连保险公司的面试邀约都答应了。但我走到公司门口就后悔了。一是性格内向不喜交际,二是性格内向不喜交际。我在外面犹豫了半小时,没敢进去,最后调头回了学校。
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除了什么都不干也能拿钱,还好知道自己不喜欢干什么——不喜做销售。
后来找到一份编辑工作。把中小学生的作文修修改改,印刷成报纸、杂志、书籍。学生可以拿着铅印的名字,让家长爽一下。
看了很多很多学生作文,能让我觉得有天分、自然美、印象深刻的作文,很少很少。绝大部分都很平庸,没有童真,没有意境。纵然有很多名师开讲座,讲写作文的上百种技巧,平时老师也在各种指导练笔,但天赋这个东西,学不来,可它又特别重要,没有天赋就没有灵气,只用技巧就只剩匠气,用得越多就越油腻。当然,学生用技巧还到不了油腻的程度,能有“用”的意识和能力,已经算很好了。
坐我对面的是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姑娘。人也内向。她应该是从我QQ空间里翻到了我的网站,隔了一段时间才跟我说她一直在看我写的东西。我在公司也就跟她走得比较近。
坐在她旁边的男孩,也很瘦,据上司说是个诗人,我没看过他写的诗。他抽烟很凶。编辑部四个人,他跟上司比较亲近。有一次我蛋炒饭食物中毒,上司看我脸色不好,叫他打车送我去医院。
公司的排版和印刷外包给了别的公司,要让他们隔三差五专门跑一趟,把校对后的稿子取回去排版修改。我嫌一来一去太麻烦,还得等对方上门,索性要了个排版软件方正飞腾的安装包,装电脑上,慢慢学习摸索。一用就会了。
一开始只是从排版公司那儿要来已经排好的初版文件,我改改错别字,后来进化到我也会从0开始,灌入文本,排出完整的报纸版面、书页版面,像模像样。再后来我又学会了用PS简单处理一些配图,用InDesign设计杂志排版。
我的个性不是不喜欢合作,而是专业性不那么高的能自己搞定的活儿,就自己搞,省时,也省去了很多麻烦别人,和别人沟通的必要。有那沟通的功夫,我都已经动手改完了。
一开始自己租房,房租就要600,剩下的够吃饭。每天坐一个小时公交车从城北到城南,车上都用来睡觉。后来公司搬去了城西,还在离办公室三五个站的地方,租了一套四室一厅的跃层,当员工宿舍。正好有个同事离职,空出一间。我搬了进去,不用交房租了。
外联部的头儿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我妈很好奇他为啥不结婚。我说大城市里单身不想结婚的人很多。
干了3年,突然有一天想去北京,就辞了。到北京后,有半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还好手头存了点钱,不像快毕业时那么慌。
半年后进了一家做教辅的公司。公司有排版部,用方正书版。我还是觉得频繁麻烦别人很费事,就自己安装了软件研究,一些小改动小调整,自行消化。同部门别的同事也觉得这样要方便很多,纷纷开始安装软件,简单的调整自己动手,不懂再问。
在正式排版前,要先设计整本书的样式,包括页眉页脚目录章节页的花样等。给学生看的书都要严肃而花哨。设计部人力有限,出设计需要排队。一来我不太喜欢等,二来我还真没觉得他们的设计有多难,看他们用AI,我就装了AI开始研究。我自行设计出的第一个排版样式,还被设计部主管当优秀案例拿去示众,让员工学习如何做到主次分明、张弛有度。
我刚进去的时候,这家公司很奇葩,像保险公司。每天早上要跳操,背景音乐是郑秀文的《眉飞色舞》,公司人事还会巡视,看谁的跳操动作不标准,然后在企业内部沟通软件上点名通报。下午要做眼保健操。每周一早上还有例会,升国旗唱国歌,完毕之后员工分组站,喊口号,一起鼓掌,从台湾传过来的“爱的鼓励”,节奏是“一二、一二三、一二三四、一二”,边鼓掌边喊“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更奇葩的是,我竟然没选择离职,跟着干这些特别智障的事。要说它给的钱吧,还真不多。
我这人比较懒,一旦找到工作,除非忍不了,不然不想换。找工作太焦虑,又很讨厌面试时跟别人介绍自己。不太明白有啥好自我介绍的,是不识字没看简历吗?我面试别人从不要求做自我介绍,直奔主题——为什么感兴趣这份工作。
有一天,也不知道是大领导突然醒悟过来搞这套确实太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公司开始调研对早操和晨会的意见。我实事求是选了最负分。原本以为很多员工是打心眼里喜欢跳操,他们动作标准,表情愉悦。结果意见收集后,早操不跳了,周一晨会也不开了。
我这个部门只有我一个男的,弯的。人事部有个【仔】,同事觉得他长得挺好看,而我觉得他也是弯的。
同事很不屑,觉得我看到好看的都意淫是弯的。我不争辩,她们太天真,不懂。
芸芸同事里还是有一位,跟我一样有眼光。有次她无意中问我鉴基眼光准不准,问我觉得人事部的【仔】是不是。我支支吾吾说不知道。其实我没说实话,我肯定【仔】就是,只是还拿不出铁锤证明。
无巧不成书。巧的是,我在豆瓣同志组发现了【仔】的租房贴,招合租室友,可以加Q看照片。我没加,但我悄悄看了这个号的QQ空间——是【仔】无误。
无巧不成书。更巧的是,我有个朋友在急找房子。撮合他俩合租应该还不错,我想,起码比完全陌生的人好。【仔】要是做了不厚道的事,还能来公司捉拿归案,起码不怕找不到人。
无巧不成书。最巧的是,我朋友真的租下了那间房,成了【仔】的室友。过程挺曲折,后面也发生了很多剧情,那是我写过的另一个长长长长的故事了。
同事有次无意说漏了嘴,让【仔】知道了我是弯的。他还要了我的网站,说感兴趣,就看看。到最后,我跟【仔】也没以基会友,性取向相认。因为他跟我朋友相处的点滴,让我觉得他是个奇男子,我看不上。还好朋友也没责怪我当时介绍他俩认识。
在这家干了两年,厌烦了,没找到新工作就裸辞了。原本打算玩一阵再找工作,结果只休息了一周,被豆瓣认识的一个大贵人带进了新媒体广告业。
之后我的职业生涯,都在这位大贵人的帮助下,顺风顺水坐上了高铁,发展得至少我很知足。我的性格属于不爱争不爱抢那种,不喜欢讨价还价,不主动争取。很多人一年一跳,越跳越贵,我懒得跳,所以涨不起身价。
进入广告业,作图需求多了,我重新捡起了PS,也开始了PPT纺织生涯。
入这行,就要变成一个爱凑热闹的人。这行流行追热点,就算热点是大便,也要想着法子变成苍蝇,看能不能舔一舔蹭一蹭。毕竟客户不懂行,但又想法很多,还不听劝,它眼里只有食物没有品味,看到别人有,它也要,要啥你都得办到,不然就是你不行。客户不可能不行。
我一直觉得我孤僻的性格不适合这行,朋友都说很适合我。我从小就对“热闹”的兴趣很低。路上有人群围观,我路过的时候很少会停下来挤进去看个究竟,大多时候都是快步走开。要排队的网红店,不会一个人去排队,没必要,反而会刻意避开。大家都追的热门话题和事物,多半想屏蔽,剧集可以热度过了再追,电影也不会非要赶首映。需要排队抢购的手机、游戏、衣服、周边,限量版、联名款、新产品,都觉得不值得,就算是想看的演唱会,也不太会去蹲点抢票,随缘吧,有就买,没有就不看,甚至觉得“跟别人一起抢”这个行为很掉价。
喜欢的人也一样,发现他被别人瞄上、惦记,兴趣可能也就不剩多少了。看别人给他点赞,他跟别人频繁互动,我的好感很容易就挥发掉了。
不代表他不好。只有我一个人喜欢,这种状态才是真好。
没啥道理,但是很爽。
广告这行好歹比改稿编书有意思,我看不上拿到我手里的别人写的东西。之前出的那些书,要不是因为工作,我不会看,更不用说买。市面上出的大部分通俗流行书,只不过把网络文字买个书号打印出来,东拼西凑放一锅乱炖。这么说还很侮辱东北乱炖。
干新媒体久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别人觉得有意思的很多东西,我觉得无聊。一是大众的笑点和品味,就算不俗,也就那样,我少有共鸣,二是看的东西多了,我看个开头就知道后面的套路,很多喜剧电视、电影、综艺,我猜得准它下一个包袱会怎么抖,一旦变成意料之中,意外之喜就没了。很多热点,我知道都是刻意制造出来的炒作事件,趣味瞬间就变乏味。很多事情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是自然发生的,是巧合,是意外,是不期而遇,如果是剧本,写出来照着演,那就不是笑话,是尴尬。
我跟朋友间也形成了一种默契,他们很少跟我分享网上的段子、笑话、热点,因为我基本都先看过了。
工作需要和个人爱好,我还是能分开并行,简单说,就是不喜欢的活儿,我也能干,毕竟拿工资了。平时写东西不需要跟热点、塞热词、抖包袱。新媒体的写法有套路可寻。举个简化的例子,我不爱香菜,我就写我不喜欢吃,欣赏不来。新媒体这样写太平了,吸不来眼球,新媒体写法要嫉恶如仇,把看上的靶子竖起来,集中火力猛攻,骂香菜是垃圾,世上怎么会有爱吃香菜的人,再列举类似现象,无差别一起炮轰,上升到人性。情绪极端了,不仅能煽动爱跟风的对号入座,还能挑起对立情绪,让另一端的人边转边喷,完成一次集体情绪高潮。对方怎么喷不重要,流量到手就行,大众高潮只是变现的工具。“香菜”是一个靶子,换成别的个别现象、事物都可以,粉红、公知、人性、每个社会热点的极端评论,都可当成靶子写,还能换角度炮制好几篇,一鱼两吃,一韭两割。这个现象都可以单说一篇了。
大概有两种人会把广告神话。一种是傻人,迷信广告能把它的屎卖成爆款。一种是恶人,冒充专家,专骗外行钱,到处吹牛只要听他的,就能把屎卖成爆款。
很多老板嘴上动不动就要做个十万加,做个爆款刷屏,手上预算只拿得出几千几万。一加一可以等于二三,顶多到四,但要一加一直接等于十,劝你撒泡尿,不是拿来照镜子,是洗把脸醒醒脑。奇迹凭什么要眷顾你。
行业里太多乱七八糟的骗子专家,拿着团队的案例说是自己一手捧红的,甚至根本就不是它做的项目,跟你大谈特谈如何营销,洞察预热引爆收尾,怎样怎样。就跟一个人随机买了注彩票,走狗屎运中了几万块,然后开始开讲座,搞收费,到处讲它当初如何看走势、抓洞察,调查了多少店,分析概率,应用数学,公式计算写了几页,要怎么选号,在哪家买,哪个吉时买,买完还得如何,说得头头是道高深莫测,其实它这辈子都中不了第二次奖,复制不出第二次成功。
这么说并不是指广告没有方法论,有,但很多东西根本还轮不到大谈理论。目之所及到处是注水货,吹捧皇帝的新衣,对上交差,对外吹嘘,强行包装,牛皮被吹得满天飞。这个现象也可以单开一篇了。
之前在广告公司为品牌客户提供内容服务和资源采买,现在的工作内容没太大变化,从广告公司换到了自身有资源可卖的影像产品。
公司越大,员工的工具属性越强,大家都是仿机器的活人。一件事情分解成几十个环节,沟通成本陡然上升。跟人打交道有时候比对付事情麻烦多了,你都不知道别的岗位躺着什么鬼。
我最讨厌遇到柯以敏也看不惯的那种人,“你很牛吗?放下你的身段,你就是个屁”,专业度没多高,心眼又小又高,态度还很烂。你找它配合办点事,跟要它命一样,它找你办事,就要你把命给它。问它这样行不行,它只会说“不太行”,再问哪里不行,它支支吾吾跟烙铁烫了嘴,不明说,要你自己一点点揣摩。
“你好,帮忙看看这样可以吗?”
“不可以哦。”
“是哪里不行呢?”
“好多都要改呢。”
“具体有哪些地方呢?”
“不太好看。”
“能再具体点吗,我们快速改改。”
“就是不够美。”
“再看看这样可以吗?”
“还是不太可。”
“哪里要改呢?”
“还不如前面那个。”
“看看这样呢?”
“太硬了。”
……
你直接给一个“可以的”方案,或者方向参考,让对方一看就懂,参照调整,不就能快速解决问题了吗?绕什么肠子十八弯,弯弯九连环,把自己当县城公务员?直说解决方案不是更省事吗?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谁的妈有空陪你浪费。非要别人猜你怎么想,又不是恋爱游戏,当什么职场作精,回家当少爷少奶够不够,让你妈全天无死角伺候。
年轻人都坚信要做自己,品牌、明星、大号都在告诉你要做自己。听得多了,眼里只剩自己了。
职场上的妖魔鬼怪,也是个可以单开一篇的话题,不多讲。
我一向不爱给别人添麻烦,跟不太熟的人开口总不好意思。虽说别人找我办事,我都快速响应,尽早安排,多线程穿插处理需求,但别人不是我,我也理解有很多人找他办事,需要一件一件处理,每一件处理起来都要花不少时间。不过做一个需求要提前一周、两周排队,排队还只是评估给不给做,具体什么时候做再规划时间,这个效率别说客户嫌慢,我都嫌。
我又开始研究。画流程图,做UI界面,学Sketch,简单的图形自己学着画。另外一个专门用来画画的SketchBook也很好用。做贴纸做道具,学EffectCreator,平时也可以做些恶搞的贴纸来玩。研究SVG,分析代码,抄抄别人做的酷炫效果。
我学东西很快,很少看说明书,动几下就上手。不过“会了”跟“精通”的差别还是很大,再提升就很慢。
工作这么多年,遇到的靠谱同事比糟心的要多。我不怕遇到专业性不强的,怕的是遇到没几下本事还自以为是的。工作态度比聪明重要,聪明又比专业性重要。专业技能可以学,聪明人一学就会,态度好才能你好我好和谐社会。
我不喜欢被别人管,也懒得管理别人。我理想中的团队上下级是大家一条心,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各司其职,谁有空就多分担点,谁太忙就匀点活,不需要谁专门盯着,成年人都很自律自觉,有责任心,肯担当。
我之前几年的团队都能满足这些条件,但我也知道,这是我的一种幸运。我的磁场吸引来的人都不错。这种愉悦融洽、轻松省事的氛围,实在难得,未必是职场常态。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同事、领导是傻逼。
还有份幸运是我干着喜欢的工作,没有抵触心理。可以快乐加班,偶尔还越干越兴奋,休息没事干也乐意找点工作来做。能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在别人眼里我是工作狂,其实不是。
我不知道这种工作的快乐还能持续多久,毕竟已经不年轻了,后面大批大批的年轻人,比我便宜,随时准备顶替我。
满眼的黄可真棒~
哈哈哈刚换没多久
棒棒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