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伤心不能改变什么

本来对今天有很多想法,想了很多和别人一起快乐的方法。结果再多的想法,也支撑不起疲惫的身体。

吃东西的力气,呼吸的力气,站起来眺望的力气,打开门走出去的力气,从一个不起眼的砂眼中轻声却刺耳地漏掉了,即使知道砂眼在哪儿,也没堵住,更收不回来。

阳光照在高楼外墙上反射出刺眼的一团金黄,我觉得我什么都没有了,冷漠的感慨多于难过和悲伤;走在风起的街上,沙尘飞流在脚边,像站在一条小河里,心在紧缩,身体一点点沉下去。

我没有多少愿望,少到可以只有一个梦想,不谈世界和平,不谈人民安康,那么多人证明了不过是一句句空话。我每年都会许下一些心愿,很多愿望大概是永远不会实现,所以连我自己也忘记了。诸如自己和别人身体健康这种,我想是应验了。

朋友建议可以给自己许一个男朋友。我说从五年前直到去年,都还保留了这个心愿。今年,我连希望自己身体健康的想法都没有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妥协,一步步退后。我说假如让我生病,只希望不要太痛苦。

痛也需要很大的力气的。

孤独能不能算是一种痛呢?对我来说不是,我没有强烈地感受过它带来的折磨,我和它相处得比较平静,它没有让我去做伤害自己和别人的事。

你会孤独吗?你会希望有个人安抚、带走你的孤独吗?你是不是怕那个人一来也会带走你的自由?你是不是怕他只是路过却让你难过很久?所以你对自己说,孤独的时候一个人撑过就好了。

世界那么大,每个人、每颗星的孤独加起来就沉默了整个宇宙。

沉默是最不费力气的事。我想把我们的沉默变成一件轻松而温暖,充满了安全感的事,这却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我努力了,结果却不被领情。

用忙碌占据所有的空隙,好让自己不去想一些事。可是24小时总有闲下来的时候。清醒时自然会想,闭上眼还是逃不掉。睡过之后再睁开眼,依然是灰蒙蒙的天,迷宫一样的灰。在焦灼煎熬中不知道能不能等来天亮,或者等到那道光。

不要祝我生日快乐,我力气没了,真没了。

我知道伤心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这就是平常的生活。

我会爱上别的人

 

图片转自网络

<春>。

“对靠发表看法谋生的人来说,我对自己的看法就是我很差劲。”
“看你的杰作就知道了,你躲在笔名后面工作,你靠互联网匿名约会,你甚至不能自己去同志酒吧,你有没有当面和一个人搭讪过?你有没有走到一个人面前说:‘嗨,可以请你喝一杯吗?’真的,是只有我,还是你自己也看到有问题?”
“也许我是怕全身心投入后却没人领情。”
“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可能因为没人对我感兴趣。我们面对现实吧。从没人愿意,从没人打算或尝试过和我搭讪,我情愿理解成没人愿领我的情。”

电影里的台词。当初抄下来是觉得说中了那部分胆怯、自闭的自己。

至于是不是靠互联网匿名约会,是不是不敢搭讪请人喝酒,那些不是最重要的,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可以用别的方式。很多人都只在网上谈情说爱聊天约会,很多人都不愿一个人去同志酒吧,很多人都不会搭讪别人只是傻傻地等着或许有别人来搭讪。后来,他们都有了自己的男朋友。

分开了还会再有。

<夏>。

我认识很多朋友的时候,他们都跟我一样单身。然后过段时间纷纷前赴后继地脱了光。有时候我会祝福,有时候会嫉妒,有时候则是无所谓。有时候我还会想他这次能持续多久。

“认识你的时候就单身,怎么现在还单身呐?”我说我也不是刻意的,反正就那么单着。单到别人都换了两三人准备开始第四个。

如果是我,这位不合适就换下一个,想来会很疲倦。是要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是要在一次次的练习中熟能生巧?是要在一次次的挫折中重新开始?我太懒,幻想着一步登顶一劳永逸一口吃出个大胖子。

未尝不能在同一个人身上练习那些幸福生活所必须的技能,未必非要在不同的人身上上演大同小异的故事。

“我一直不断地给自己心理暗示,一个人也要生活得好,其实是自欺欺人。”这条短信从我收到后就一直躺在手机里。我也是一直一个人生活,要说这样的生活是好或是不好,都称不上。没有比较。倘若再来一个人,生活可能更好,你会刻意拒绝那种可能吗?试过才知道,不去试就永远只是现在这样。

单身或许不是最想要的生活,既然只能单身的话,也不能太垂头丧气。一天24小时,不会因为高兴或是难过就少一秒。又因为是这样,不开心的时候也不会假装很嗨地强迫自己坚强乐观。不是演日剧,不是拿影帝。装给别人看,自己会不会更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比卸了妆还惨。不开心就索性继续不开心一阵,让时间静静地从脚下流过,从指间滑过,从耳边擦过。

<秋>。

“你单身多久了?”“你啥时候找一个呢?”“你不想定下来吗?”

那天参加上司的婚宴,同事问我羡不羡慕。我说羡慕一男一女吗?那不会。我也有找过伴儿,只是不像别人找得那么使劲那么用力,去很多地方,留很多信息,见很多的人;我也有喜欢过别人,只是那个别人不喜欢我,或者喜欢了一阵感觉不合适就没有然后了。就像歌里唱的,天空不要为我掉眼泪,遇到好的男生,我一定会去追。

没追过几个,一晃眼就老了好几年。

几年前有个叫李烈的女人在节目上讲:“我喜欢自己一个人生活,不喜欢旁边有人,不喜欢有感情上的牵挂。……我对建立关系这件事情没兴趣,没有感情的纯粹肉体的性我也没办法……”主持人蔡康永给她出主意,去意大利游玩,认识一个帅哥,谈几天纯爱,时间到了就走人,不用负任何责任。她说这个可以有。

那时候我已经单身了2年多。跟李烈一样,不是没试过跟别人以恋爱的目的接触,都没谈出happy ending。

几年后有个女明星在同样的节目谈前一段感情,谈她的前任男友,一边谈一边小心翼翼在镜头前擦去眼角的泪。都分手2年了,还幻想那个劈腿的男人回来找她。大家劝她赶紧走出来,要给她介绍新朋友。可又觉得她心里还有旧人,不方便介绍。然后大家讨论旧情人还有没有保持联络做朋友的必要,互相问候也许对第三个人来说显得多余。

我跟前任没有藕断丝连的纠葛,虽然我一直单身,没有现任的感受需要去照顾。虽然我一直说什么他若回头我会考虑之类的话。我仔细想过,却很清楚地知道假设就只是一种假设,没有成本,没有责任,没有机会,而且还有个最重要的前提:我没有爱上别的人。如果有了,就永不做无谓的回想,不抱有愚蠢的幻想。

新欢可以是忘记失去的旧爱很有用的方式,对一些人很有用。我没有什么需要忘记。旧人已经远离,往事已经失信。别说我无情。如果身边有了人,前尘只是歌里唱的云烟,吐了出去就让它消散,别试图还去闻曾经的硝烟味。

<冬>。

我跟他们一样,也会爱上别的人,吧?

夜太长,月光能否不变冷

图片转自网络

没人说话,慢慢就习惯了不说。后来用写的。高中开始,大多是灰暗的颜色,但不是感叹世界多令我绝望,没人与我共鸣之类的呻吟,从没那样想过。朋友多,说什么他们都懂。我写的是抽象的道理,起码看起来有道理。从自身事情出发,又避开自己的事,只谈理性或感性的体验。

比如,恨只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恰好证明了爱;

又比如,有些当事人觉得不能说的秘密,其实旁人早就心知肚明;

再比如,越是提醒自己忘记,越是记得深刻,有一天不再提醒了,才算是忘了。

诸如此类。原话得去翻那时候的小本本,但意思一样。我不会堆砌华丽的辞藻,用显得矫情、晦涩的词语。这些话不是谁教我的,是自己突然就想明白的。

现在的生活很简单,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不开心也不想烦别人,自己闷头睡,睡醒了还不好就接着睡,总会有一天醒了是好心情。大概只有真心喜欢我的人,才会觉得发牢骚是种甜蜜或者信任,因为我同样喜欢他、相信他,才肯对他发,发牢骚总好过随随便便对别人发骚。

电视剧里的人说,人生啊,最不必要的就是担心。

有些担心不管怎么回避,怎么闪躲,还是会不期而至。不欢迎它,它也来。除了让它快点走,能有什么办法。

于是肚子里就会多出来一些话。想跟人说。有一些人,虽然很想告诉他一切,巴不得心掏出来肺挖出来递给他,却觉得他最好别听这些;另一些人,觉得不需要听这些,想一想就算了。

朋友跟我说,打开心扉。

我突然觉得这句话好像中学毕业的时候,同学会用来写在留言簿上的临别赠言,美好但终究有伤感的味道。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小学和初中,给别人写过,别人给我写过。能回想起几句收到的话,留下那些话的人,完全不知道此时身在何方。大概都还好,这么多年,就听说过高中那个闻名全校的短跑健将同学,因为生病,年纪轻轻先走了。

我没跟朋友讲,不是打不开,是打开的时候,那经过的人、想让他进来的人,瞟也不往这儿瞟一眼的。

我学不会太主动,怕热脸贴冷屁股,我的脸变得比屁股还冷。有时候也担心会不会给别人冷屁股的感觉,不好。我希望没有人觉得我高傲。和人交往是持久的事,不喜欢由热变冷,希望能将关系始终保持在不温不火的状态,小火慢慢熬。认识的人越多,需要维系的关系越多,需要烧的火越多,需要花费的精力越多……大概如此,懒得认识人。每一个新认识的人可是都想用生命来对待的。

我说我有自闭症、人际交往恐惧症,还是资深病患,只是掩饰得比较好,没几个人知道。

人人都有自己的事。我的事只是我的事,要是有人把我的事当他的事了,我也轮不到单身这般历史悠久。我不介意别人对我发牢骚,抱怨。而且平时也扮演这样的角色。不过,我有话说的时候,不容易找到另一个我这样的人。就好像我扮演小丑娱乐了别人,却没有人是我的小丑。话重了点,不是一个对象也没有的,做人没那么失败与悲凉。说回来,有些话在说与不说之间,稍一犹豫,最后就咽下去了。

不是说需要一个男朋友来摆脱这些。有了他,问题还是存在,这样那样不会少的。

按我的性格,情绪低落的原因,多半跟感情有关——没能符合自己的期望。跟男朋友抱怨男朋友,不好意思开口,像无理取闹,怕弄坏他心情;对别的人发牢骚,又觉得跟别人没关系。这就成了一条陷入死循环的计算机语言,一道无解的方程。只好把这一切,扔给我的梦。睡醒就自然忘了大半。

往回看,发现对方热情冷了。或许是我多想,而这样的发展在所有人眼里最正常。早就听说过“激情理论”,在所有的关系上都适用,爱情会变淡,友情会变淡,是一条殊途同归的路。我终于感到有点可惜。

我要做太阳,偶尔被乌云和风雨遮挡,但总会再有源源不断炽热的时候。你呢,你们呢。是不是拧上发条,装上电池,最后总会慢慢停,下,来。

我知道人和人对于感情的表达总有差异,不管是亲人还是情人、朋友。我并不是狂热奔放的人,我幻想着我朝你撒下阳光,你会朝着我这边茁壮生长。因为我相信,表面再冷漠的人,内心也会有对他在意的人的热情,如果感受不到,除了不在乎,再也没有别的原因。

 

我是一棵树

图片转自网络

假如有来生的话——我是说假如,我没有希望过这样的假如发生,——我要做一棵大树,一棵真正的,自然里的大树,不依靠谁,不找寻谁。

要长多高、多粗、多大?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从一出生,也就是种子落入土里的那一刻开始,注定了这是我一个人的生命旅程。破土发芽,长出主干,抽出斜枝,展出绿叶,爆出花朵,凝出果实,这样一年一年,一年一年,我一直安静地站在原地。只有随着地球的自转,面对不同的天空。假如地球外的宇宙静止不动的话,第二天我还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云彩,小鸟,昆虫,走兽,或许会和我发生一些在小朋友眼里很浪漫的童话故事,这不是重点,它们来的会来,走的会走。我不知道一棵树有没有它的思考或是想法,重点是我一直在那儿,没有离开过,除非被劈断,被砍倒,甚至从不说话。

我觉得现在的我就像是一棵大树。是大树不是大叔。我没有发达的根系,没有粗壮的主干,没有茂盛的叶子,没有惊艳的花朵,就像一个外表不华丽耀眼的人,平凡、孤单、安静地生活着。周围有很多别的树,不同种类不同科目,比我好看的比比皆是。偶尔朝别的树挥挥枝丫招招手,摇摇叶片点点头。

对树来说大概没有爱情这回事,从来没听说过,也没在科学读物上看到过我这样的树会跟同类相互依附着生存、生长。那是人的游戏规则。

一个人的时候,哪也不想去,像棵树一样不爱挪。不太喜欢陌生的人群,倒是不介意有人围拢过来到我身下乘凉,一面汲取阳光,一面撒落阴凉。听起来有点爱以自我为中心,跟领导人似的。我不爱说话,他们在树下闲聊玩耍,不需要理会我。我偶尔伸伸腰,吹一阵凉爽的风,树叶沙沙地响是在陪着他们笑。然后在他们的嬉笑闲聊中发个呆,打个盹儿,也许我还没睡醒,他们就已各自散往来时或要去的远方,醒来后还是只剩我一个。

如果要看得多,就要拼命地往上长,越长越高。树的高度始终是有限的,长到一定高度就再也没法往上长了,跟人一样。那就这样吧,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世界上最高的人、见识最广的人,也不会去想做世界上最高的那棵树。世界那么辽阔,我怎么看得完,一步也不能走,更是只能看到方圆几里的地方。而且作为一棵树,见识的多少无足轻重了吧,或许没有都不要紧。人与人可以分享与交流所见所闻所想,树呢,不会主动和人谈论更不会炫耀这些。当然,如果你问我,我也会和你聊我知道的。

也会有人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来告诉我别人的故事。电影里不是讲过一个树洞吗,那里面藏了别人的秘密。我没有树洞,但我也有很多秘密。那些秘密变成了树上的斑纹,变成了叶上的经脉,变成了枝端的花香。到底是谁的故事长出了那些斑纹,画下了那些经脉,酿成了那些花香,并不重要,路过的人只要摸摸特别的斑纹,看看清晰的经脉,闻闻淡淡的花香就好,不必在乎是谁写出了它们。你要是有心情和兴致,也可以对我讲讲你的故事,说不定很久之后,你会在我这儿找到只有你能读懂的那些痕迹。不用因此而脸红、尴尬、生气,没人知道那是你的秘密。

我想做别人坚实而可靠的依赖,虽然我除了一片绿荫、一阵凉风、一些花香和果实,别的给不了。我不管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他到我这儿来,他需要我的阴凉我就给,需要我的依靠我就给,需要我的花香我的果实,我都给。如果他要蛮横地摧毁这一切,不管是为了独占还是别的利益,一斧头一斧头地砍倒我,一把火一把火地烧光我,我大概也没有眼泪。不是我不悲伤不反抗不愤怒,是我生来就没有眼泪。

把我当做你值得信任的安慰吧,我不会离开不会背叛。不管你来不来,我永远在扎根的地方生长,只要你愿意,你就当做我在等你。

也许有一天,你再也不会出现,我依然在那里,像从不为谁等待一样闭着眼站在原地。

我是不是真的在等待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能改变我生长的人?也许等我心空了,老死了、枯死了、病死了,在岁月中腐烂了,也不会知道答案。

我的叶片和花瓣,可以做成好多好多的书签。我的果实,可以带给好多人甘甜。

贵圈很屌乱

图片转自网络

一般说到“基圈”,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乱”,不管是圈内还是圈外,大多抱着不屑的眼光,觉得同性恋是裤腰带系不牢的。公园、浴室、据点、酒吧、公厕,聊天室、交友网、论坛、web2.0、QQ群,各种渠道提供了丰富的脱光机会。

第一次听到“圈子很乱”的说法是在十年前。那时我连什么是圈子都不太懂,前辈这样说,我这样听,转过身就忘了,因为没有亲眼目睹就不上心。后来大了点,见过的网友听过的故事多了,听到“圈子乱”的评价也多了。很多同志在讲完他们的故事后,都免不了感叹一句“圈子真乱”,口气各有不同。我当时会撇清关系,义正辞严地将自己划为圈外,说我不混圈子,一年和朋友去酒吧两三次纯喝酒,更不去公共据点,见网友也不一夜情,一只脚在圈内,一只脚在圈外。我想,所谓的圈子应该是基圈。

后来再大点,觉得这样不对呀。我也是同志呀,一日为基终身为基,我跟基圈脱不了干系,以后自我介绍的时候,人家用那种鄙视又得意的眼光说哎呀你们同志圈好乱哦,跟娱乐圈似的,说完还皓齿啧啧那么两下,听着也不顺耳。我无力改变圈子现状,也没底气直接反驳,只好说圈里也有不乱的,所谓的乱只是那些性活动比较活跃的。或者说很多同志不混圈,他们不乱。

这个问题很复杂:有的觉得1个人跟超过10人上床就叫乱,有的觉得要50才算,乱的标准没统一……说同志圈乱实质还是对同志的歧视,很多异性恋都远超这个数呢,可没人说异性恋乱,顶多特指某某私生活不检点很风流之类……乱与不乱是每个人的权利,只要不传染疾病做好安全措施,两个人或者几个人你情我愿,外人甭管,在这事上,道德不是ISO国际标准,道德只适合独善己生无法普渡众生,成年人为自己行为负责就够了……别说这个圈子乱那个圈子混,每个圈子都是一座大森林,有鸟有人有天使有鸟人,圈内那批人乱,不代表所有同志都那么“不堪”,所谓的乱只是片面……等各种声音。

直到现在,我也没完全理解“圈子”这个词的深度内涵。是所有同志组成了一个圈呢,还是不同同志组成不同的圈,然后无数个小圈组成个大圈,环环相扣就是奥运?那别人说的圈子指大还是指小?

照常理,一个小团体得有一个固定班底,彼此熟知,经常约出来吃个饭唱个歌泡个吧逛个街,交流下圈内外八卦,圈外人由圈内人介绍才能加入这个圈。想来想去我完全没有这样的小团体。我见过的基友总数不算小,但长久保持联络的肯定不到30%,还分散到全国各地,那些即使在同一个城市的,他们彼此也不熟,我也没试过把他们一次性叫出来凑一堆,说不定还能因此成就几段孽缘。但我就是脑筋转不过,一没这个精力,二来觉得他们属于不同的圈,硬凑一块儿可能尴尬没话说。其实第二点哪用得着我瞎操心啊,认识了这么多交际花级别的奇葩,把他们关到一个门里面,自然很快就会找到共同话题,聊得风生水起此起彼伏互不相让,很快就相谈甚欢并且相见恨晚,聚会完了打开门就直奔你家我家和如家。

我肺啊胆啊都很小,不仅不敢组织这样的大局,连参加别人的大局都害羞。

对我而言,朋友和我是一个一个的小圆点,这些小圆点分散在不同的空间,跳来跳去。他们或许都有自己的圈子,我没滚进去,就像我开了一家麻将馆,里面有很多包厢,每个包厢都有一桌麻将,每一摊牌局上有一个我认识的人。我不上桌跟他们打,我在外面无所事事,等那些跟我认识的人打麻将打累了出来转,跟我讲麻将桌上的八卦。我都听得很专心:

某圈里,A的现任男友B是C的前男友,C的现任又是A的前任。

某圈里,D带了他喜欢的E加入他的朋友圈,结果E把D的大一票朋友给睡了一轮。

某圈里,私底下两两都互相有过性关系。

某圈里,F经常背着男友G出去一夜情,有一次竟找到了G的好友身上,好友没有拒绝,也没有告诉G,反而和F暗地里保持着特殊关系,表面上和G情比金坚情同手足。

某圈里,传说跟H睡过,就等于间接睡了哪里哪里一半以上的同志

……

这些事听多了就没了新意,转来转去都是那些模式,无非就是上床的两个人通过第三第四人建立起另一层关系,所以我也不会把我觉得没什么稀奇的事转述出去。大概因为这个,很多人都喜欢跟我讲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听来的别人的故事。如果不有趣或者不能讲,我就烂在肚里。

当我有机会看到传说中的八卦当事人时,内心偶尔还是会哇哦一下,然后偷笑几声的。

听了这么多,觉得“贵圈很屌乱”不是?你能听到的大多都是负面消息,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辟谣的话总是不如谣言传得快传得远,因为它不如谣言动听。而那些波澜不惊平淡得好似白开水一样的普通生活,虽说达不到一尘不染,但不会像传言那么乱,正在不起眼的背后普遍发生着。

如果你看厌了所谓的“乱”,那就将目光更多地放在周围“不乱”的人,以及自己身上。我们控制不了别人,起码管得住自己。荷花尚且能出淤泥而不染,你也可以做同志而不乱,做个乱世佳人。

至于那些张口闭口认为同志必乱的偏见者,你就算跟他们证实自己是处男,他也会认为你日后必乱。

顺便问下,你觉得怎样就算“乱”?

 

乡聚

图片来自网络

一年回一次家,抽空跟家乡同志见个面扯扯淡(那个蛋不能扯),听听小秘密,理论上是很应该的吧。我打电话问某某有没有空,事实上我在这边比较熟的基友就只有他了。常年漂泊在外,父老乡基一听我在打个飞的都要三小时的地方,表面上热情好客地说回家约出来一起玩,可是当天再见后就从此再也没见他上过线。

某某在电话里听说我在家,表现得很开心,主动建议找时间吃顿饭。我也不管他是否只是客套就欣然答应,得到我同意后他表现得更兴奋了,笑呵呵很期待的样子。我不知道是真的开心还是条件反射演出来的,或许挂完电话人家在那边说我没事找事也不一定。

他确实可以算老家的一朵交际奇葩。起码我觉得家乡凡是长得有那么几分姿色的、现在还在市面上交友的同志,他都了如指掌基本有点交情。我也不知道他有些什么手段和门路,反正就是表面上很难搞的他都能搞定。

敲定了见面的时间地点,他问我还有没有什么想见的人,赶紧说,他帮我约。我想了下,没有,毕竟我对家乡同志的风土人情不甚了解。快挂电话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之前聊天他跟我提过的小梦(音译),他和小梦的故事上次似乎没讲完,于是我提了一下,某某以为我要见他,二话没说就跟我保证叫小梦来。我解释说我只是本着一颗八卦的心听故事来的,不是要见小梦。他说不要紧,既然要听故事,他就多叫几个贱人出来。——他真的是这样形容的,我习惯了这种特别的夸奖人的说法。

某某果然叫了好几个来,我一个都不认识。我把某某拉到一边,问这是什么情况。他压低声音暗中一一跟我介绍,最后问我觉得谁不错,如果是单身就帮我牵线。我也不知道哪根筋没搭上,赶紧摇头拒绝。本来也是,我又不是长居此地,就算有那个心也鞭长莫及,怎好意思耽误人家的大好青春。

吃饭的时候大家免不了要开开玩笑活跃气氛。看他们姐姐妹妹叫得那么欢,我赶紧埋头吃东西。我个人不喜欢这种说话风格,别扭,但是别人之间愿意这样互相叫来叫去,我也没资格反对和阻止——人家的自由不是?充耳不闻就好,更没必要去骂人家变态恶心——是自己听着不顺耳,没谁规定人和人之间不能那样叫,何必太刻薄呢?如果有人那样称呼我,我让他换个称呼就好,不会火起来当场跟人家干上——对方不是故意找碴,不必把局面搞得那么难堪不是?

我也不喜欢拿“0”来说事儿。有的人说起“0”的语气不止是玩笑的口气,更像是把“0”看低一等,虽然他自己就是个0。一时没想到活生生的例子,反正有这种嘴贱的人,类似于性别歧视,就好比有些人对女人的态度,比较典型的是那句“男人就该有个男人的样子,别搞得跟个娘们儿似的”。

别看他们互相打情骂俏很熟悉,好像认识了很久,其实很多都是第一次见面,所谓自来熟,大概因着磁场风格相近的缘故。我就可怜一点了,始终缺乏这种妈妈桑或者说贵妇气场,没办法全身心融入他们的圈子打成一片你侬我侬呢。

有那么一群基友

图片转自网络

有那么一群基友,每半年跟他们吃一顿饭或者唱一次歌,就可以听到很多圈内事,不管是鸡血还是狗血,很多都可以作为素材直接拿来写,换个名字背景就行,比电视还好看。

由于我们都是某网站的用户,也曾经在同一个Q群,所以他们嘴里那些八卦的主人翁我多少有点印象。这里的“圈”,倒没圈住整个甚至半个北京城,范围仅限于混迹某网站和Q群的基友。所以他们感慨“这个圈子太小了,转来转去都是熟人”的时候,我心里面的台词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主要是自己都在原地转圈,没扩大活动范围,见到的人当然有限,其实这个大圈的水可深了,没人能见底”。

不同风格的基友混的圈子自然不同。这个范围的人未必会对另一个范围的产生认识的兴趣,单纯产生性趣倒有可能。如果只是性,可以聊的八卦又没那么多了。

一般见面吃饭的程序是这样:先等人——基友聚会全部人都准时到场基本是不可能出现的奇迹。先坐下的人开始随便聊聊热热身,这时候肯定不会聊很重量级的八卦,因为人没到齐。等该来的都来了,开始点菜,催服务员,接着就边吃边聊。聊的人说,听的人吃,嘴巴没一张闲着。

我的嘴巴主要功能在于吃。两只耳朵倒是大张着。相比之下,我所掌握的八卦跟他们的生活没交集,所以他们也没兴趣,反倒给我提供很多八卦。所谓八卦,内容要精彩才有趣,如果不精彩,那起码得让听的人知道八的是谁,如果讲一个跟他毫不相干又内容乏味的事,他听着就会放空打呵欠。

什么样的八卦才是精彩有趣的八卦呢?我也不知道标准如何。我观察后发现如果大家听的时候都放下了筷子,说明这个爆料很精彩;如果大家的瞳孔明显放大,脸上有津津有味的表情,说明这个八卦很不赖;如果大家都哇哦一声,意犹未尽相视一笑不语,说明这个八卦值这顿饭。

一旦有我不认识的新人出现,我会先偷偷跟熟人咬耳朵,打听一番。新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跟带他来的人关系如何,是普通朋友还是床友还是恋友,直接关系着这顿饭哪些玩笑能开不能开。

有次A带着他的新男友B来吃饭,朋友C神经有点大条,说他在某某网看过B的交友贴。这个话题本来很平常,发征友贴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这个话当时说出来,气氛突然有点尴尬,有种被揭底的感觉。B一下就有点脸红。我一边忙着嚼东西一边打圆场:这个名字很常见,肯定是同名同姓的,人家很久都不玩那个网站了。C还算有点脑子,跟我屁股后头说那倒是,他也是很久以前看到的了,他也很久没上那个网站了。

这群基友不管是熟的还是不熟的,在我听说他们后,每个人都谈过至少一次恋爱。对我这种重头到尾一直单着的人来说,会羡慕他们层出不穷的运气但从不眼红那些桃花。同时,一方面又暗自庆幸一直单身,没有被八卦的滚烫的油水溅一身。有的每见一回,他口中的男朋友就会换一个。光记他前任的名字就挺费神。他们会讲现在的感情,会讲过去的感情,还会讲前任男友后来又和哪些人在一起。永远有那么多故事,一顿饭吃下来就像读完了一本故事会。有一个朋友说,跟他的某个前任交往过的那些男人后来都成了他的好朋友,特聊得来。我们就笑他:那你的好朋友多得一辈子都用不完了。

很多人的前任都有一两个是大家熟悉的,讲出名字就会自动浮现那些八卦。这些曝光率高的前任在当事人口中多半都不是以很正面的形象出现。是不是说明对你好的前任被默默放一边,提都没人提,而那些让你恨得牙痒痒、急于撇清关系的就会经常拿出来念,八他最近又和哪个贱人在一起?

不过,不论谁提起的话题,不论谈到哪个新人,永远有人不会忘记问:那个人长得好不好看?有条件的当场就拿出手机上网翻起了照片。

因为在人的世界里,外形好看就是张行走的名片。

A片笔记

(一)

我给大家讲一个凄美又悲壮的职场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我们暂且称他为点背男。他看到一家公司在招演员,那颗想红的心促使他拉开了应聘的大门。接待他的前台是个整颗头都藏在方形箱子里的叔叔(我相信他不是在cos子弹飞里面的麻匪造型)。不愧是享誉全球的知名电影公司,连前台都这么个性时尚,他想。面试时他红着脸和面试官一起观看了他以前的作品片段。在经历了认真又简短的面试后,点背男顺利通过,成为公司新员工。

这正是点背男磨难的开始。上班第一天,他见到了公司的前辈,果然是一家享誉全球的知名电影公司,每个人的着装都那么随性而透露着潮湿的时尚。箱子叔叔带他换上了他的工作服,教给他新人准则。他要先从最基本的干起,给前辈端茶送水,甚至不乏喂大牌明星吃喝。被吃豆腐那是家常便饭。点背男都咬牙一一忍了下来,心想为了电影和艺术,这点牺牲还是值得的,大牌也是这样过来的。在卫生间里,面对前辈的非分要求,点背男第一次感受到了骚扰与无奈,为了艺术和梦想的他不敢拒绝,含着委屈一一屈从。开会的时候,作为一个新人,他又被老员工当成实验品,他也只是哼哼几声没有反抗。

有个前辈在会后端着便当进了他的休息室,对他表示关心。前辈以要看他演技为由,打开了摄像机,没想到前辈直接扑过来对他动手动脚,还威胁说要拍艳照。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所幸前台叔叔及时赶来,说老板在找点背男,将点背男救走了。点背男松了口气,心理上亲近了几分,前台叔叔在他心中的形象直接从电视机升格为变形金刚。

刚从一个火坑爬上来,没想到马上又将栽进另一个油锅。进了老板办公室,另一个比他先入行没多久的师兄已经在伺候老板了。从办公室出来,路上遇到某个大牌。看他这么好欺负,大牌在无人的楼梯间就潜规则了他,肆无忌惮的,连路过的路人都不敢见义勇为出手相助。

终于,这样的忍辱负重让他参演了加入这个公司的第一部戏。原本他只是负责现场灯光,承蒙那位潜过他的大牌良心发现,分给他一个不算小的角色,虽然很辛苦。点背男心想为了电影和艺术,再苦再累都不算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累其体肤。而且这是多难得的机会啊,好多新人削尖了脑袋都想跟国际巨星合作,只要参与了这样一部动做片,哪怕只是跑龙套也能红。于是,点背男演得特别卖力。虽说和头号巨星演对手戏的直接戏份不多,但好歹和男二号的戏不少,与一号基本持平,他的出镜得到了很大保障。

他这样的卖力表演被比他先入行没多久的师兄(上面提到那位)看在眼里,对他赞许有加,主动前来示好。这时候的点背男,说实话,特别需要一个有力臂膀的安慰与爱抚,更重要的是发泄!于是,他俩在小房间里做了一些公司禁止的、不该做的事,被同事捉包。值得欣慰的是,被发现的时候他俩已经把事情办完了。

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遭受了种种不平的对待,点背男迎来了属于他的起飞。他终于在自己的影片里担纲了绝对主角。他对自己的表现和这部片子都很满意。我们也都深信点背男的戏剧之路会越走越宽,职业生涯会越来越阔,再也不会有任何坎坷能难倒他。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沉重,好歹结尾很励志。你们能想到这是一部A片吗?你们难道不觉得一部A片能讲出一个这么曲折完整又荡气回肠的故事很不可思议吗?起码我是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与感染,看完全片忍不住热泪盈眶。行业竞争已经白热化到了何种地步,已经要靠走艺术化精致路线才能脱颖而出。这真是一部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片子,想必它一定会成为票房的宠儿、评论家的宝贝、影迷的心肝和各大奖项的皈依。

这部C片中的A片、A片中的C片当仁不让地成为我心中的经典。剧情方面它毫不逊色于任何一部文艺片,动做场面也可圈可点,该有的都有,该露的都露,可与各大经典相媲美。尤其是点背男和师兄被捉奸时迅速捂档的动作、羞涩尴尬躲闪的表情,多少天来在我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二)

上面那位演员还出演了另一部让我感动的片子:《Virtual Date 14 – Ryuichi (バーチャルデート XIV》,翻成中文是《虚拟约会系列14隆一篇》,发行日是2010年8月21日,当月网站销量冠军,9月又一次蝉联销量冠军,据传已经很久没有片子能达到这样的销售势头了。他是名副其实的演技派,不仅肉搏得好,演得也颇具内涵,最擅长表达娇羞的神韵。公司对他相当器重,花费重金专门安排了名古屋温泉以及游乐场之行。

游乐场那一段就像是两个恋人在一起游玩,打闹,嬉戏,0湿了1会用毛巾温柔地把0擦干,0尽情地玩1就用DV拍0,镜头里全是满满的甜蜜,让我全然忘记了这是部动做片,直到后面脱了衣服才缓过来。剧情动做完了还有字幕,字幕完了还有几个镜头,榊隆一偷偷把一张纸条塞到中西翔手中,完全就是青纯文艺片的范儿。这真是动做片里最精彩的纯情片,纯情片里最精彩的动做片。

上面那张图不是这部电影的截图,是《男獄 九の巻 – 壊感尻穴》。片子的后面还有一段隆一穿西装敲门,围浴巾的中西翔给他开门的情节,是虚拟约会系列隆一篇的前篇,我搜了一下,名称是《バーチャル企画・隆一が航と激ファック!!(前編)》,同时还有个《バーチャル企画・隆一が航と激ファック!!(後編)》,貌似还没有资源出来。

(三)

【以下是以前写的笔记】

本来我对华人毛片并不抱希望。本土原创片实在太少。市场需求有,不然不会随处可见进口片。就是没投资没演员,更缺的是才华横溢,具有强烈进取心责任心,集编导制于一身的全能复合型新时代人才。华人这么大的市场被欧美日泰片充斥瓜分,说明市场需求远未饱和,就是缺少产业氛围这个极为重要的大环境。别的不说,同为黄种人,日泰片之所以能大量出口,就在于人家除了有强烈而广泛的群众基础,过硬的技术手段,到位的资本投入之外,还具备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理念,敢想敢做,从而缔造了该产业的迅猛发展,兴旺发达,而且还将继续发达。

在从农业型社会向第三产业型社会过渡中,文化产业的建设尤为重要,这是充分贯彻国家关于两个文明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政策思想,关系到国民素质,关系到国民生活健康,关系到社会繁荣稳定、国泰民安的大举措、大事件。

昨晚下载完一部台湾片,漫不经心地打开,眼前景象让我大吃一惊,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我对华人A片的看法。这部片子拍得严肃认真又幽默风趣。在深刻揭露社会现实的同时,以轻松诙谐的语调来表达,让观众没有喘不过气,也不会有民族危机感,反而能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因为我们也能拍出如此高水准的毛片(不是挂在城楼上那张),足以与世界一流大片媲美。观众在莞尔一笑甚至开怀大笑中,能充分领会该片的社会意义和哲学精髓。

导演在剧本方面颇下了一番功夫,一改枯燥空洞的惯常情节,在开门见山之前做了充分的情节铺垫,循序渐进,娓娓道来,然后才渐入佳境,切入正题。整个片子七要素样样俱全: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高潮、结果。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直接增加了本片的艺术气息和人文关怀,同二流影片拉开了相当大的差距。

导演在光影运用上也别出心裁,除了动用自然光、灯光之外,额外配备了一把手电筒,突出重点部位,根据剧情和镜头需要调度有余,大大方便了观众跟随导演思路,领略影片主旨。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手电筒偶有入镜,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性和美感。不过这种片子成本小,讲究一气呵成一镜到底,演员的当场发挥十分关键,感觉稍纵即逝,不好重来,后期制作也不方便处理,所以该瑕疵无关痛痒,完全可以忽视,所谓瑕不掩瑜。对于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我们应当鼓励。

动做方面,该片也堪称可圈可点。除了惯常动作之外,导演还借鉴了泰国片,融入了一些观众不常见到的高难度动作,比如PTOP(屁股对屁股,两人的身子分别朝相反方向)。演员相当敬业,亲力亲为,配合默契,尤其是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言的配合,天衣无缝,丝毫没有做作、虚假的感觉,犹如一股沁人心脾的春风,吹进心田,吹得心湖波光粼粼,春心荡漾,春意盎然。

该片主要剧情是这样的:

房间电视在上演A片(可见导演良苦用心,注重培养演员情绪,带领演员入戏)。老板翻杂志,看到广告,打电话订购情趣用品。不久,送货员上门,带了一大包商品。抖开,十几条花花绿绿各种款式的情趣内裤呈现在眼前。老板要送货员试穿,送货员开始说没有这样的服务,只能口头介绍。然后就拿起几条开始介绍。老板不依,说不试穿就不知道好不好看喜不喜欢,买了又不能退货,穿了好看就买,还能提高你的业绩。老板见打动不了送货员,放出狠话:你穿我就买,不用考虑了,你穿几件我就买几件。送货员这才豁出去脱衣试裤。

送货员刚脱掉白色小背心,老板就夸他身材不错,脱掉内裤后,老板顿时发出啧啧的赞美声。老板果然兑现承诺,穿多少买多少,他还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身材好的人穿什么都好看。

这句堪比真理,虽然听着平凡不惊人!

裤子试完了。老板问还有什么服务。经过一番试探,进入正题,该片此时已进行了近十分钟。别小看这十分钟,对于推动剧情发展,加强片子艺术性至关重要。这正是艺术片跟色情片的区别所在。

送货员进入的时候,说了一句:进去了。老板叫他等一下,好痛。等了一下,不行,还是痛,又等了一下。之后才成功。老板喊得最多的就是好爽,oh?yeah,oh?yes,oh?god!送货员还问他爽不爽,舒不舒服,他忙不迭说爽,舒服。以往看日片,听到演员叫“一哥一哥”,始终无法有冲动,总觉得是在叫“大哥饶命”。这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弊端,叫床还是应该用观众能听懂的语言听起来才感同身受。

肉搏的猛烈程度最后终于让老板达到极限高潮,说了一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话:求你快射给我。

后来演员双方角色互换。结束的时候,双方没有立刻分开,持续拥抱与接吻。这点让我颇为意外。通常的A片都是完事就闪,这部倒真是拍出了文艺的样子。老板还回味无穷地问:哇,太棒了!以后还可以找你吗?送货员大方微笑着说可以呀。看得我那叫一个感动。导演在潜移默化中,轻描淡写三言两语就点明了他们之间微妙而深厚的感情,不是只有性,某种对身体的眷恋与灵魂的交流在滋长。

快给我解药

图转自网络

这世上有种病,叫做星期日狂躁症。症状表现为每到周日晚上,一想到明天就是该死的周一,又将沦入新一轮漫长的煎熬,心情就会变得糟不可言。

很不幸,我就有这种病,而且我是资深患者。以前念书最关键的高中时刻,周六上全天课,周日半天,晚上还要上夜自习,尽管根本没有放松的双休日可言,我还是患上了星期日狂躁症。特别是周日夜自习上,各种想死的心都有,烦躁得恨不得冲上讲台扇老师几个耳光,管他是班主任还是校长。

后来工作了,这病时好时坏。有时会深深内疚于周六周日两天虚度光阴,白天大半在睡死中度过,半夜三更还泡在网上又没学到任何有用的东西,紧接着第二天又要继续面对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这样的日子还悲伤地看不到尽头,差点就要怀疑活着的意义。

生活仿佛只是一个又一个不断重复的漩涡,周末跳出来喘一口,马上又被新的涡卷进去,挣扎改变不了什么,半空中也没有东西可抓攀上岸。

那样的想法未免太令人绝望,我都这么平庸了还那样想根本就活不下去。幸好前一份工作很轻松,让我有点热爱,每天的机械重复不是那么讨厌,还能逗趣可爱的同事。而且我善于从周围找寻乐趣并记录下来。所以我后来并没有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星期日烦躁症没吃药也好了个八九不离十。我的想法比较简单,能做一个给别人带去点乐子的人。既然是日复一日的重复,那我要重复一些真正热爱的东西,所以我培养了写的习惯。虽然现在没以前写得频繁,但依然很重视这个习惯。假如别人问我这些年有什么东西是你一直坚持下来的,我可以想都不用想就回答是写,写出来的不好不坏,但我坚持住了。

我安慰自己说能坚持下来还是不错的,会有收获。

最近这种病有点卷土重来。不止是周日晚上烦躁,白天也开始了。睡觉嘛,浪费时间;上网嘛,浪费生命;出门嘛,浪费岁月;什么也不做,还是浪费;学习嘛,更是浪费大好时光——周末不就是用来玩的么。反正是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不论干啥都不对。活着不对,死了也不对。万幸的事周一醒来就腰不酸腿不痛心也静了,比太太口服液管用。

百无聊赖的时候只能搞这里。周日倒腾了一天,就搞成了现在这个屎样子!我虽然一贯冰雪聪明兰心蕙质,这下也不得不黔驴技穷摊手投降。版式我很喜欢,但是有太多细节需要完善了,单靠我大脑和十个手指简直就是要活活把我逼死。我懂的代码都是最初级的,像“前面几页排版整齐后面几页东一块西一块”这种问题毫无疑问就是我死穴,我想调都不知道去哪里调。很明显我调完后面,前面就铁定乱成一团。都怪前人不争气,计算机要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代码肯定就是用汉字写的了啊!哪里还需要学英文!要是有谁争口气世界就不是这样了,苦了一人幸福十几亿!

更气的是外援不在!高手不在!救星也不在!我整个人就要沉沦在无边无际没有星星月亮的黑夜里,而且还在往下坠!那种想死又一下子死不了的感觉真是折磨。

这还不算!重点是如果要换回原来的主题,之前做过的改动啊设置啊那些辛辛苦苦的小巧思都不见了!我没有备份,我以为它跟我一样智能有记忆一劳永逸!于是我就更放弃了,完全就等着高手来解救我。

好消息是恶心的单位网络总算可以打开我的网站和登录后台了。这在以前简直就是连翻墙都登不了。就算能登录也没法玩啊!难道要我发日志玩么?

那我就发一篇吧。

微博那点事

图转自网络

一直不待见新浪。跟政治无关,单纯觉得那是一个我不喜欢也无法融入的空间,上面有很多千奇百怪的人物。说好听点是这样,难听点就不说了,反正说出来难听。我对大千万象倒是不会很愤然,毕竟这些年见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屎啊尿啊屁啊也够多,我的接受尺度变得够大,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什么的都通通淡然瞟过,对一些不常见的“怪象”不再刻薄评价,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必要好大惊小怪的。

如果真要说的话就是上面想红的各种产品太多。不过网上哪个地方不是这样?只是新浪这个平台相对而言比较大一点,千方百计想挤上台的也多一点。

新浪博客和微博刚出来的时候我就去注册了,但是一直扔那儿没用,顶多放上这边的地址当做做个免费广告,反正新浪也不收我钱。没用就是纯因为不喜欢。那你可能要说了,既然不喜欢干吗还注册?这不是蛋疼吗?我有时候就是贱兮兮,不喜欢也要占个坑,总想着日后可能会用得上。就像以前当学生的时候,每逢放假总要装几本书在行李里,想着回家会看,其实最后总是怎么带回去也就怎么带回来,莫说翻看,甚至都没从包里面拿出来过。

总之多数新鲜事物我都乐于去尝一口,很多也就是尝一口,很多地方都有我的注册号,用户名基本一样,注册成功当时登录一次,之后就基本石沉大海再也冒不出一个泡,成为装死用户。像我这样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用户肯定被各大网站讨厌死了吧!

微博也如此。注册之后我就没再登上去瞅一眼,因为我收藏夹里没有,还得通过各种链接点过去。我懒得点,也没那么多话好说——谁他妈在乎一个不是明星的路人的私生活以及是死是活,明星放的屁都是香飘万里,大群人争先恐后抢着闻。

尽管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问我有没有微博,我都说没有。刚开始只是被问到玩不玩,在得到我否定回答后就不再有下文。后来发展到听说我不玩,纷纷表示难以置信,说我这么潮的人居然不玩微博,或者说那么好玩的东西居然不被我玩,都催我赶紧注册一个加他们。为了满足他们当明星收粉丝的梦想,我就重新拾起了号码,被微博了一把。反正注册名和密码就那么几个,试几下就登录成功,粉了几个熟人。

其中有一个朋友,就是当初非要逼我开通并粉他那位,非常痴迷微博,以及其他类微博的玩意儿,比如街旁。说实话,我对街旁的厌恶比新浪有过之而无不及。确切地说,我是厌恶那种连回到家拉个屎起个床也要跑网上签个到汇个报的频繁刷屏的玩家,往往一整屏都是某某在哪里哪里——谁他妈在乎你在家里拉屎伸懒腰啊,每天换不同的床和厕所签到尚且有看头,都在自己家还那么爱现,你当你住的是皇宫白宫还是子宫啊,真把自己当明星当凤姐了。

扯远了点。话说春节,朋友们打麻将。其中那位微博狂朋友双手玩着牌还嫌不够忙,还要把玩他的爱机,右手拿牌左手就拿机,舍不得放。我琢磨着大概又在玩微博。于是就在旁边连着电脑爬上去瞅了几眼,一边瞅他发言一边指点别人,因为某人不太会玩,我就在旁边偶尔提点。有一盘,朋友要打五万,我死活不让他打出去,我说很危险,要点炮。他没激烈反对,听信了我的忠言,宁可自己不听不胡也不打那张五万。最后东家放炮给西家,小胡。对家微波狂手上是大牌,清一色对对胡五万,没胡牌十分不甘心,把另外三家的牌都倒下来看。看到我这边手上捏着孤零零的一张万子五万居然不打,气得哭笑不得:“你怎么不打啊,拿着又没用,太精了,捏牌捏这么死!”

后来又有几局是这种情况,我死活不让朋友把微博狂要的牌打出去,宁可自己胡不了。朋友对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说我料牌如神,对家要什么都算得快狠准。这个时候我淡定地揭开了其中玄机:“谁叫他自己手贱,把要胡什么牌都拍照传微博显摆。就这智商还想胡牌呢!”大家纷纷跑电脑边围观他的微博,发现他果然上传了很多牌面,都是听牌了没胡到。大家都笑岔气了。微博狂之前还觉得自己洋气,手机拍照能关掉快门声音,麻将微博两不误,这下一点气势都没了。

知道不知道

图片转自网络

有一个朋友,女生,她一个很好的男性朋友在出国前告诉了一个跟她有关的秘密。

他说他曾经在几年前的某个晚上,往她杯子里下了药,然后跟她发生了性关系。

女生不信,因为她一点印象也没有。这几年她一直把男生当最好的朋友,事实上那几年里,男生确实对她很好(为什么没有成为恋人不清楚),她从来没有想过会发生这种事。男生说如果不是因为他要出国再也不回来了,他不会把这个秘密说出来。这件事压在他心里他也实在很难受,所以他决定坦白,他不想在国外也一直背着这个包袱。

她不相信,于是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处女膜陈旧性破裂了好几年。

那个男生一走了之,在新的国家卸下负担开始了新生活。

这件事发生后,女生直到现在还有心理阴影,只能用自残的方式让自己轻松一点。她不敢自杀,怕自杀后父母伤心,只有流了血她的情绪才能镇定下来,还不能在太明显的地方弄出伤口,只敢在大腿上用刀片割。

加上刚才在小组里看的一个被父亲性侵害的帖子,感受是出离愤怒又异常难过,爆粗口的力气都没了。我本来就不擅长骂人,急起来跟个复读机似的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句,不像别的同志能骂得令人瞠目结舌哭笑不得。这下看了真的有窦娥的绝望的感觉。

我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接下来要如何才能得到相对妥善的解决。

我知道受害人承受着不是他们的错所带来的恶果,这因是恶人种下的。

我不知道除了同情与安慰的话,除了发泄的话,还能做点别的什么。很多时候连那些发泄的话都不能说,说出来立刻就被清理掉。

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同时也有很多丑恶在发生。看到的时候觉得没有比这更丑恶的事了,结果却一次又一次突破了下限,挑战着我的智商和情商。

我不知道谁能够帮助他们。作为一个旁观者,我都总有种茫然无助、孤立无援的挫败感。听完故事,关掉网页,我们很快就会忘记,会被别的事情吸引注意力,而当事人依然活在煎熬里。

我知道在我们最脆弱最无力最该被保护的时候,却很少有人面对面告诉我们如何拒绝、躲避那些亲近的人的伤害,如何在得不到本该保护我们的人的帮助时学会自我保护。起码在很小的时候很缺乏这些知识,什么都不懂,然后十几二十年后在网上发帖倾诉,讲出那些秘密等于将伤疤暴露在公众下,虽然大家不一定能看清伤者的脸,但不代表这个暴露的过程不会再度流血。

我不知道如何减少甚至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说出来能找到拥有相似经历的人,大家互相鼓励与支持,重做心理建设,尽快摆脱那段噩梦。但对于防止类似悲剧在别人身上重演,似乎帮助不大。这些悲剧,往往很难及时发现。

我知道不是所有的正义都能得到伸张,不是每一个恶行都能遭到惩罚。但我很希望能。我的幻想(不是梦想)不是要赚很多很多的钱,有很多很多的男人,而是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做个飞来飞去惩恶扬善无所不能的超级男人。它存在于英雄情结的梦中,从来没有来过,以后也不会来。

眼泪是最诚实的东西

图片来自网络

不是影评,就是电影《渺渺》的观后感。

这部电影情节没有多精彩,无非就是青春期疼痛系,纯纯的爱恋与求不得。不过还是有几个点让我印象深刻。

1. 46分钟,一号男主被二号男主(我不知道他俩谁一谁〇)在泡温池里表白。二号很直接地说“我爱上了一个人,一个男生”,“我爱你”“你会愿意接受我的爱吗?”“是现在不会,还是以后都不会。”“那我可以吻你啰?”“那你吻我啰?”“不可以啊?那好,我等你,我会一直等你。”

我以前一直希望拥有二号男主这么机灵的俏皮和这么厚实的脸皮。现在的话,理论上还会这样希望,实际上不敢去想有机会能那么直白和勇敢。

2. 51分钟,一号男主和二号男主在讨论小王子的剧情。说着说着,一号就听到抽泣的声音,二号低下头趴在栏杆上哭了。一号问:“嘿,你干吗啊?”把二号的脸捧过来,“你怎么哭啦?”让二号靠在自己肩膀上,紧紧抱着安抚。

我靠!我顿时就飙泪了!这个场面何其熟悉!想当初这样的剧情也活生生发生在我身上啊。当时我也是喜欢一个男人,也是没有像恋人那样在一起。我们聊着聊着,我也是突然就哭了。然后他把我的脸掰过去,“嘿,你干吗,怎么哭了啊!”然后用两个大拇指弹走我脸上的泪水,把我的头按在他肩膀上,轻拍我的背。后来回想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矫情,干吗突然这样,世上也就我一个人会抽风干这种事了吧,所以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去跟朋友分享。结果今天在电影里看到的时候,突然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好像终于有另外一个人跟我干同样的事,他可以证明我没有精神病,或者不是我一个人孤独地有病。

那个男人不喜欢我是因为我长得不好看。二号长得不错,连哭起来都好看得心碎,一号你怎么还不喜欢啊?你怎么好意思无动于衷啊?

3. 我也曾经在分别的时候快要掉眼泪,还得憋着怕别人看见,憋不住了也赶紧找个机会偷偷擦掉。舍不得就是真舍不得,那些人到后来也再也没有再见过。有时候想着自己要是个女生也不错,起码我这样泪点低的人在这样的时刻就可以放肆地哭,不怕被别人嘲笑,不怕丢脸,可以率真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好的,感动的,悲伤的,难受的,不舍的,甚至喜悦的。

也许有人说男生也可以很直率地表露情绪,爷们儿那种,男人就该有个男人的样子,不要跟娘们儿似的。我固执地觉得很多时候,眼泪是最诚实的东西,它不骗人。所谓男人的样子女人的样子,不过是世俗的偏见,在我眼里,没有什么是男人或者女人应该有的样子。

有一次,我在回去的飞机上仰头靠着椅背,眼泪默默流了一脸。空姐看我这么狼狈,派发早餐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叫醒我问我要什么,直接跳过。等我睁开眼,她已经到很后排去了,我赶紧抹了把脸,鼓起勇气,支支吾吾地要了份飞机餐。空姐内心大概在想你都哭成这个样子了还有心情吃得下东西啊?太假了吧?我在心里回答她:老子不吃饱等下哪里有力气继续哭啊!我昨晚上通宵啥也没吃呢!

4.想哭的时候切洋葱那一段,虽然是电影,但是现实中有人那样干过,我还认识她,是我一朋友。她没切几下就受不了了,跑出了厨房,当然也没有放声大哭,反而傻傻地带着泪水笑。看电影会觉得矫情的事,发生在周围或许就变成了一个欢乐的笑话。

5.爱过的人,就想留下点什么,有时是一件纪念品,有时是一件衣服,有时是几张照片,有时是一段声音,有时是欢笑和泪水中的记忆。

边七条

图片来自网络

很久没连载,今天也不计划连,来说说回老家的生活。

1.入手了一个掌上机。这个决定下得很不易,对我这种没什么消费能力还有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比生孩子还难——起码生孩子是时间到了必须生,没得也不必选择。我一直对祖国经济充满了内疚感。大概考虑了几周,终于还是决心难得为现代化建设贡献下力量,主因就是不想把时间白白浪费在等待上,起码可以一边等一边看书看电影听歌玩游戏之类(纸质书贵又重,麻烦还不环保)。为了防止自己反悔,我还拜托外地朋友帮我买了快递过来……自从买了掌机,我简直就像开发出身上一个前所未觉的G点,走到哪玩到哪,恨不得把前面二十几年没享受到的高潮补回来。“打飞的”这种重要时刻更是少不了它,于是我带它去坐飞机。

在机场看到一个十分切合我审美诉求的男子坐在长椅上,他手中的机机跟我的尺寸色泽款式型号均相同。于是我摘下右耳耳塞,不动声色地坐到离他三个身位的附近,并慢慢把臀部往他的方向挪,希望他能有所注意和反应,最好来点表示。结果我臀部还没坐热他就站起来走了,我连“喂”都没来得及一声,尽管事实上我没计划和胆量去“喂”一下,让我静静感受下孤男寡男共坐一椅的浪漫时刻也好哇!

好死不死,我排队登机的时候又看到了他。这次他换了套衣服出现,穿过人群走进了登机走廊。是制服!灰机制服!貌似来头不小还是机长类狠角色。我顿时在心里暗想大事不妙,我应该能抵抗得住这般强烈诱惑吧,不能也得能,身边的群众都如此淡定难道我会输给他们吗?绝不!我是谁?什么样的穿着衣服的男人没见过啊!

飞机起飞后,他从我面前经过,等我注意到是他的时候,他只留给了我一个背影。我一直等他回来,没想到他却一走了之,在飞机的另一头消失了,失了,了……我甚至怀疑那个人只是场幻觉。

2.从飞机上到飞机下,从大巴下到大巴上,我看了部让我情绪起伏严重的电影。为避免有电影托的嫌疑,我不透露片名。身边的乘客看我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估计认为我脑部不太正常偷跑出来的吧,我看他身子往外斜坐好像随时准备逃跑。

3.在家就是各种饭局,全是被请,很多跟我没有直接关系我也要零费用陪出场。还好我假冒优良的不含酒精青年。家乡最流行的饮料除山城啤酒外,你们想不到是什么。不是可乐不是雪碧也不是绿茶和咖灰,是营养快线!不管我走到哪里,乡村还是城镇,不管我坐在哪个饭局上,是团圆宴还是生日宴,到处都是它的身影,而且是绝对霸主地位,有它的地方没有别的饮料出现,完全没有对手。难道说它的战略是步某可乐后尘走乡村包围城市路线?还是说它已经放弃了城市一心夺取乡镇?不过我终于不用遮遮掩掩了,在大城市我都不好意思说我喜欢喝营养快线,感觉很俗低人一等似的,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有在家乡,我才找回了强烈的归属感和存在感。

4.初几依旧去扫墓祭祖。每次烧香磕头,家里所有亲戚不管老少都一边烧纸一边说让地下的人保佑新年发大财,快点成家生子。我不说话,想着祖先都被你们烦得又死了好几回了吧,每年都是这些烂话,谁爱听啊。活着不轻松,死了还得不到安宁。要是求他们有用的话,还会让你们每年都来当回复读机?我什么愿都没许,只在心里暗暗地说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快快乐乐的,假如有另一个世界的话,完全不用管后人了,儿女自求多福。

从这点也能看出我体内流动着善解人意和善解人衣的体贴基因吧!

5.表姐请我们几个关系好的同辈K了一次歌。我从来没在他们面前唱过,这次一张口,把他们吓坏了,都说我是黑马,纯正的。表弟帮我点了很多歌,他说他记得当年我喜欢谁谁,最喜欢唱谁的那一首。我念高中的时候借住在他家,他说的那些小事,我自己倒是没印象了。我表面上不怎样,其实听他说起关于我的小习惯小爱好,不管他的记忆跟事实有没有出入,我的内心不触动感动显然不可能。何况我是这么温柔善良的男子。

6.哥哥姐姐弟弟都耍了朋友,就我一个单着,去哪儿他们都是成双成对,我就只好把掌机当成我对象。吃火锅的时候,我姐在一片烟雾缭绕中说你的生活好像永远都是这么平静。都知道她说的是我的感情问题。

7.刚见到表姐的时候,她问我:你现在有女朋友吗?我说没有。她又问:有男朋友吗?

消失的背后

“9月26日晚20时左右,北京市最大的同志据点牡丹园被警察查封。北京市便衣警察、特警联合出动包围了牡丹园,把园子的同志全部逮捕,并动用20余量警车把这些同志带走。期间有120救护车开进牡丹园。当时的场景很危险,警车警灯闪烁,武警特警排队围堵了牡丹园所有出口,所有未被警车带走的同志抱头蹲地。”

事发后12小时,朋友发给我这条消息。起初我们都不确信,在等更多的消息。后来有人开始在网上发帖,发微博,转载,结果很快就被删除了。

我搜了下,搜出了下面这条更具体的,发布时间是27日凌晨一点多:

“今晚大约9点左右,牡丹园附近先后来了10几辆警车还有一辆特警车,突然下来几十名警察把牡丹园封锁了。不仅仅是牡丹园同志据点被封锁,还有牡丹园外唱歌的围观百姓,也被警察全部拦住不让走动。接下来,被封锁的牡丹园很快进入十余辆警车,警察从园子里带出了上百名同志,一个也不放行,让所有这些在园子里的同志上车,还有那些在药房唱歌围观的同志,也一个不落地被送上了警车。警车开到了花园路派出所,被抓的上百名同志一个个蹲在派出所,他们需要出示身份证或者身份证号码,抽血验血型,被寻问是1还是0,照大头像,留指纹。据说长得黑胖的是重点关注对象,盘问的东西更多更详细。午夜十二点左右,陆陆续续有同志从派出所被放出来,并被警察告知迅速回家不许逗留。听某位同志说今夜凌晨2点钟牡丹园据点还要有警察封锁牡丹园抓人盘问。”

具体细节如何不得而知,目前能肯定的是“查封事件”是真实发生的,不是别有用心的百姓刻意污蔑官方,虽然它已经没什么清白可言。有豆瓣朋友当时经过,大致目睹了现场。

我来北京后,去过两次牡丹园,跟朋友去的,目的是长见识开眼界。我们当时还拍了一些照片,主要风景照,包括用马克笔写在树桩标牌上的交友信息这种人文风景。

朋友跟我说到了晚上会有同志在小山坡(旧城墙?)上就地肉战,白天上去能看到灌木枝头、地上时不时绽开了套套。但我没敢上去看,因为自己不是抱着参战的心态,只是去围观,就有点做贼心虚,不好意思去打扰人家的正事儿。据说公园里的公厕也时有情况发生。

为什么会查封,我猜上面的理由可能是卖淫。性买卖我不敢说100%没有,但真正的交易场所不是在那儿,去那儿的多是免费的。

理由如果是聚众淫乱,这个确实有点头疼。同志在那边野战的肯定有,但捕快们要抓的应该是正在交战的双方,而不是别的同志,哪怕他们正在互相找感觉下一步就合体,哪怕他穿着女装站在人群中央高声放歌。如果同志间互相打量、捕猎都要被抓,那一个小伙和姑娘在地铁里看对眼准备车门一开就去开房也应该被严打吧?否则就是对同志的歧视。不管男女还是男男,在公开场合对出了感觉相约去开房,并不应该成为打击对象。

也提醒广大去据点的同胞,野战这种事儿就不要挑在那么显眼的对方了,偏远的郊区大山什么的不好吗?带上帐篷,还能一边大战一边数星星,还能提升战斗质量。开个钟点房花不了多少钱吧?舍不得开房钱,带回住的地方不成问题吧,何必非要赶着就地解决?感觉来了一刻都不能多等了?当真是男人办事比较方便的缘故吗?担心安全问题不敢往家带,那你就不担心露天做到一半被砸晕,身上钱财被洗劫一空吗?找个固定的不是更安全吗?看对眼的时候你脑中哪怕有一秒的时间想过对方是不是携带病毒了吗?安全套也不是100%安全的啊!

你可以说他们性随便,说去同志据点的人都是饥渴的汉子。但要承认,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人不能饥渴,它是种平常现象,大家都会。他们没有因为饥渴而暴力强迫他人发生性关系,就没有触犯法令;他们没在露天公开场合做给大家看,公权力就没资格干涉他们是否饥渴、对谁饥渴。俗话说捉贼拿赃,捉奸在床,查封的不应该是性取向,只能是某种特定的行为,比如卖淫或者野战。整个公园资源属于社会,不管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都有在公园聚会游玩的自由,公园的大门并不能因为性取向有差异而选择性关闭,将同性恋拒之园外,以前在南方某城市就发生过将同志驱逐出人民公园的情况。官方说法是:据周围百姓反映,这么多同志聚在这里影响很不好。

如果真是百姓反映,那是百姓胡闹,没想到衙门也跟着下作。这个时候衙门应该引导不明真相的百姓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同性恋,就像以前号召大家不要歧视乙肝患者一样。同时,同志本身也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话说能干那些事的也不会读这篇文章吧。

可惜我们的衙门不为这等草民做主,它有很多别的事要忙,没时间顾我们,所以在我们的权益问题上,它选择性失明,采取回避态度。有时候暗地里还用各种各样的借口找上门,找同志组织的茬,说关停就关停,把你玩弄于股掌之间。官媒上的同性恋报道全跟负面消息有关,同志杀人、抢劫、敲诈、强暴,搞得同志形象在一些低智商百姓心中成了变态,社会的不定时炸弹,不堪入目。难道异性恋就没有这些犯罪了吗?你们报道时为什么不把异性恋三个字做成大标题,再加粗描个花边呢?

你要说衙门严重侵犯了同志人权,它也没有特别严重(相比某些“同志被法定为罪”的地区),不会扩散成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事件。《石墙风暴》里主角曾说,他有时候甚至希望同志运动流点血,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注意,才能唤起更多人的觉醒意识,才能走得更快更远。可是在我们这个朝代,流血事件还少吗?每一个事件都得到妥善处理的结果了吗?人们的关注会从开始保持到事件解决吗?在没解决之前,注意力就被转移到了别的焦点上。

据点从上个世纪的产生发展到现在,有逐渐消亡的趋势,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拓展了互相认识的渠道和便利性,削弱了据点的作用。但是据点是否消失,应该是自然而然发展的结果,假如有一天同志都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找同道中人了,不需要这样在一块儿坐坐聊聊天唱唱歌交朋友了(从室外转向室内),它自然会成为过去的历史,而不是现在这样以被查封的方式消失。

笑中带着泪

看《外出就餐3-饕餮自助》电影笔记:

同志喜剧系列外出就餐Eating Out已经拍到第三部了。一些人喜欢该系列是因为有帅哥有点露,比那些结局非要死人的同志电影轻松,不会看完电影搞得肠胃纠结。咱同志电影也要来点喜剧,不能清一色都是严肃的,也要像男女电影那样百花齐放。

这部第三集下载了很久我也没看,以为跟前两集一样纯属搞笑,下完了就忘了。今天清理电脑的时候发现了它。

相对于一、二部来说,我更喜欢这部三。很多人觉得这部没前两部好——主角不够帅,身材不够好,情节不够亮。但对于一个内心扭曲的人也就是我来说,我很讨厌看到满屏幕全是长得好看的脸,搞得好像“只有俊男靓女才配拥有爱情和精彩的人生”似的。所以好脸皮和好身材在我眼里不是必需的,我不靠它们来意淫,质量中等反而更有现实感、更耐看。反观这部三,里面的台词有点触动到我,还真是笑中带着泪,让我偷偷地擦了擦眼角留下的泪滴。

有人说相对前两部来说,这部电影选角失败,主角之一Casey跟帅气一词根本沾不上关系。我觉得这样的姿色恰恰是为情节服务。如果Casey也很帅,那他何必要大费周章用假照片去网上钓Zack?往那里一站不就让Zack性致勃勃了么?Casey还算是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没有很强的外形优势,所以不敢主动说我喜欢你。

如果你真想和谁在一起,光暗中对他好是肯定不够的,你总不能老是让人家领悟你的心意,他又不是你肚里的蛔虫,他怎么知道你想不想上他以及更多。就算他看出来你的意思,只要你不说,他完全可以假装不知道。什么“谁先表白谁就输了”这种话是脑残才听的吧,你真那么在意输赢干脆这辈子都别动感情得了。真正懂得感情的人是完全没有输赢这个定义标准的。

说到用假照片钓鱼,这个在网上是司空见惯的,起码国内基网是这样。

我本人觉得用假照片交友很蠢,除非永远不约出来见面,当一辈子的笔友、伊妹友、soulmate,否则见面必穿帮。照片给他的惊喜越大,对方越是想见真相。如果对方因为照片不好看就不理人,见了真相还是会不再理你,你在他心中还落了个骗子的名声。

所以我从来不相信照片,我只相信能触摸到的肌肤和肉体。照片什么的全是骗人的,要么比真人好看,要么比真人难看。

Zack把Casey的假照片和聊天记录给他的同人女朋友看,他朋友看了一针见血地说是假的,No one can be that hot and that nice.It’s against the nature.最后她还要很贱地补一句:Looking at you. Zack听了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我本人不太习惯片子里面那么奔放的说话风格,直白而不留余地,像我这种脸皮薄的肯定会动不动就面部干红。而且我也认为如果是帅哥,那还是请你人品差一点好了,不然你才貌双全德艺双馨内外兼修了,我们这些长相已经先输了的,还怎么跟你拼人品啊!

Casey在拒绝做志愿者的时候说:“我常听说同志族群这,同志族群那,但我看过去竟是醉醺醺的混球,寻找做爱机会,完全对培养感情没兴趣……我很失望整个同志族群以‘性’为中心。”Tiffany淡定地反驳他:“打断一下,万福的圣母姐姐(原话是maria full of grace,字幕翻译得贴切又本土),但你说的和任何直人酒吧没啥区别——汗湿烂醉的男人,又摸又舔,把你压在舞池地板上给你种菊花。”看到这里,我真是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很多直人并不比同志纯洁,指责基圈太乱是以偏概全,不是每个同志都热衷于跟不同的对象上床并身体力行。

看Casey和Zack在一起,我很容易恍神觉得是两颗小0在“姐妹谈心”,更何况两人都跟同一个1上过床……不过两受相遇,必有一攻,两人不是绝对的纯0,分别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开发性,从0到1不是难事。

里面的老头子Harry很可爱,我希望我老了也能像他那样可爱。他在Casey伤心自责的时候说:“当要忘记某一个人时,我以为只要在野地大干一场就行,可是我错了,用跟一个人上床来忘记另一个人,从来没成功过。”Zack的前男友别有用心地来钓Casey,老头子一直在旁边提醒:“Trust me on this,it never works.”“Never.”结果Casey还是跟那个人走了。Harry端起咖啡,意味深长地说了句:“Never learn.”有些经验你好心分享给别人,别人不会听,听了也不懂,懂了也不做,他自己不撞一下南墙是不会知道痛,是不会回头的。

外国妞们打架好有礼貌,你一下我一下,谁也不多打,看谁先趴下,秩序井然,完全没有乱成一团。

Zack说他不敢相信Casey是那种会跟见了一眼的陌生人上床的。他朋友说你也不能怪Casey,毕竟是你先拒绝了他,想想你男友拒绝你的时候,你也是上网找性爱。不得不说Zack的这个同人女朋友聪明灵活,见过世面。有的同志一直在抱怨在嫌弃别的同志轻易就跟陌生人上床,其实他自己的裤腰带也没有系得很紧,陌生人不费力一拉,就下来了。他跟别人仅仅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

结尾Casey当众那段演讲一下子就让电影温馨起来。说句让人扫兴的:在国内同志组织筹款可难了。

男主角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