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棒棒, on 五月 29th, 2010
《无声风铃》里面有个情节,北京主角看到瑞士主角坐在街边花坛上,就走过去送吃的,然后晚上就带瑞士主角回家了。
看的时候没多想,完全沉湎在剧情里,虽然我当时被剧情搞得精神错乱不甚明白。后来过了一阵儿,忽然回光返照般回想起这段剧情,内心不禁会心一笑起来。
如果我没记错,那年是2002年十月。我当时有个很极品的男朋友。起码我是把他当男朋友的,我不是玩玩而已,再说我也玩不过他,不是他太厉害,是我当年太纯情了,只会纸上谈兵,一点实战经验也没有。
关于他的极品事迹,不算多,因为我真正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不过就这么短的一阵,我亲眼见到的极品事也不少。这里只挑着《无声风铃》让我想起的那茬儿来说。
当时我在杭州上学,他从上海来,带了一个朋友,在学校附近的酒店开了房,双人床。
有一天晚上,我们去西湖边的六公园散步。他们一边走一边聊,透露了一条信息:六公园其实是个同志据点。我当时懵懵懂懂,第一次听说天底下还有这种神奇的地方。我当时还挺向往,以为去了能看到什么同志的大型集体活动,唱歌啊,跳舞啊,交友啊,哇塞,肯定是大场面。结果到了那里才知道,压根就没有任何活动看得出跟同志有关,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都没啥关联。像我这种初出茅庐、没有生活历练的新手是看不出谁跟我同类的。
但是我男友和他朋友就完全可以,我当时简直就觉得他们身怀绝技,不愧经过了岁月的淬炼和洗礼。他俩一会儿在左边告诉我这个是,一会儿在右边告诉我那个也是,听得我脑袋一片混乱。这个世界变得如此陌生,又充满了刺激。那么多资讯像夜晚的湖风一样扑面而来,让我应接不暇。
突然,我男友朝着一个朴实的小年轻走去。他交流了几句什么我没有听见,我还处在眼界大开的震惊中,忙着试试看单凭自己的眼力和力量能否发现同类。对于男友和陌生人搭讪,我没有很在意。他们聊了几句后,我就看到陌生娃跟着我们走了。
说到那个陌生娃,大概跟我差不多大,皮肤没我白,有点黑黑的,长相端正老实。反正我看着不像坏人,估计我男友也这样想。看他样子好像确实遇到了难处,晚上没地方住什么的。我们接着转了一会儿,准备回酒店了。这时,我男友说了一句让我深深佩服的话:今晚上跟我们一起回酒店住吧。放心,我们不是坏人。我顿时被感动了,我男友真是活雷锋,我完全没有这样的勇气,世界就需要这样的热心肠,我的男友是个宝,我他妈赚狠了!
那个老实娃点了点头答应了。他大概想着反正他身上也没钱和值钱的东西,我们劫[......]
点我更精彩
. . . → Read More: 男友带路人回酒店同床
By 棒棒, on 五月 27th, 2010
看电影《刀锋爱痕》笔记:
这部电影有个销魂的标签——“青春”。青春耶,真美好,啥事儿都可以干,打架斗殴嗑药吃粉,想起来就热血澎湃傲娇得不得了,很有一种“想当年”的气魄,不管此时此刻活得有多窝囊,也不妨碍当事人话当年的时候那股牛逼闪闪的得瑟劲。
片子里面的小年轻们拥有的就是打架嗑药的青春。
对我来说,那种青春的共鸣性小了很多。我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除了学校就是家里,除了上学就是吃饭睡觉。从来没有打过架,也没有听说身边谁加入了帮派,只是从租来的港片里知道古惑仔。从来没有嗑过药,根本不知道药也分好多种,名字千奇百怪如梦似幻。从来没有乱搞过男女关系,男男关系也仅限于有限的暧昧与暗恋。
尽管看起来我的生活很枯燥无聊,比不上他们那么活色生香,但我一点也不羡慕他们。我反而觉得他们的青春很糟糕。他们做了很多错事,很多不好的事。我不是说嗑药和性,我是指他们对无辜路人的围攻群殴。
我不是个喜欢暴力的人,也欣赏不来所谓的暴力美学。你说这群人荷尔蒙分泌旺盛没处发泄,互相对打就够了嘛,用拳还是用道具都无所谓,用什么体位我也管不住,但你干吗去欺负路人?街霸不就是混混间街头对打么?憋得不行了,你们完全可以用刀子互捅,你捅我一刀我插你一刀,看谁血更多经验值更高,看谁能原地满血复活,我完全不会有任何意见,纯属你们之间的私人恩怨。你们这样吃饱了撑得慌去攻击路人,请问路人招你们了还是操了你们的大爷呢?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青春不是一定跟这样的屁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年轻时候可能的确犯过一些错,相比起爱错或者伤了人来说,这种暴力错实在太难以原谅。
有人总爱说“那时年轻不懂事”,甚至还会拿那些伤害别人的事出来跟人炫耀。青春成了解释错误的很好的理由。年轻让你飞扬跋扈,年轻让你不可一世,年轻让你不屑一顾,年轻让你奋不顾身,年轻让你唯我独尊。如果是这样,我只想说带上青春你立刻给我马不停蹄地滚滚滚。
有一些底线是一定要坚持的,不止是在青春的日子里。当然,可惜的是未必有人亲自教我们如何成长,如何逃开一些伤。我很庆幸我不用拿青春做借口,替自己开脱。青春可以挥霍,因为生命就是用来挥霍的;但青春更应该珍惜,因为我们要爱惜自己。我们所有的挥霍到最后都得由自己承受,逃不掉的,你以为你挥霍的是别人的人生吗?打掉的牙吐不出得自己吞。
片子里[......]
点我更精彩
. . . → Read More: 青春不是一个好借口
By 棒棒, on 五月 23rd, 2010
看电影笔记:
一个游泳少年被出柜被排挤的故事。
少年的游泳成绩很好,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有一天,他喜欢的人在他队友面前说漏了嘴,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惜不是旧社会被推翻、翻身农奴把歌唱那种可喜的变化。他从以前的万人迷,变成了众人嘲笑、鄙视、排挤的对象,好像一夜回到了解放前。同学在学校墙上用蓝漆写大字报,说他是基佬;在黑板上造谣侮辱他,说他论文分高是因为和老师干,全班哄堂大笑;游泳队队友不许他进男更衣室,在泳池里踢他蹬他。
值得安慰和幸运的是,父母没有暴跳如雷,没有很剧烈和无法接受的反应;直男哥们儿也没有弃他而去,站在他这边;女好友虽然被他伤害,但还是提供了一个让他疗伤的怀抱。爱他的人依然爱他,不爱他的人尽情地看笑话。
大概锋芒毕露的人总是遭人羡慕嫉妒恨,所以一旦露了点小尾巴,后面的人就一窝蜂踩上去,踩不着也要叫几声好,觉得才爽到。他们游泳游不过你,但可以排挤你嘲笑你,让你游不下去;他们论文写不过你,但可以排斥你诋毁你,让你学不下去。
我看到这种集体暴力的时候,内心很悲愤,强烈的正义感驱使我咬紧了牙关,可惜我不是内裤外穿的超级男人,不是穿豹纹拿钢管的孙悟空。除了气愤,我无能为力,身边有人说同性恋恶心变态,我也只能干瞪他几眼,在内心里问候他祖宗。
影片的结尾走向美好的治愈路线,男主角最后在游泳比赛中用实力证明了自己,获得了队友的尊重与和解。这引发了我内心的许多疑问。
我的疑问是:
如果他游泳不是那么好,没有帮助整队赢得比赛,他的队友会伸出手去拉他吗?会再度尊重他接受他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持偏见的权利,如果我们都不愿改变这种偏见,那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是不是身为同志就一定要做得比异性恋好很多,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证明自己,才能弥补在性取向方面的“缺陷”,得到普通人都有的那种尊严?他就不能平凡而有尊严地活着吗?大家都是平凡人,削尖了脑袋也未必一定出人头地,为什么要强人所难?
我觉得现实似乎没有电影的结尾那么美好。歧视你的人自以为高你一等,永远不会给你原谅和正常的眼光。也许你不在乎,反正他是没有关系的陌生人,可是这个世界在乎。如果每个人都完全不在乎自认为和自己无关的人,这个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好吗?
电影里面有两段台词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一段是少年的父亲在车上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表白,另一段是少年对他心上人说的话。他说:现在的我只能关心自己,我每天起床对[......]
点我更精彩
. . . → Read More: 《不羁美少年》
By 棒棒, on 五月 18th, 2010
你爱他,他却不爱你,但你仍爱他。要我说,这样的故事不凄美,只是凄,一点也不美。你不要看多了文艺小说和电影就给自己对号入座地造一个强大的幻觉帝国出来。你能一辈子活在幻觉里不醒来?不要去听电影、小说里说的什么“我爱你,但与你无关。”然后觉得自己好伟大,好无私,好悲壮,如果换做是另一个自己,早就被感动得双宿双栖。说句不客气的话,文艺小说和电影害死人(我就是在说《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这部电影,哈哈)。我真觉得这种想法傻透了。谁他妈一辈子要这样纠纠结结,死了都是活活作死的。如果能享受倒也罢了,旁人不会多说,关键在于没多少人会享受那种状态和感觉,一般都是在纠结,“他为什么不爱我”,“怎么才能爱我”,“我这么爱他他爱我一下会死啊”,不停地纠结,不甘心又舍不得放弃,觉得自己好爱他好爱他,爱到无法自拔,跟牙齿一样。可怜的你又被所谓的文艺忽悠了,牙齿可以自己拔的,只要你狠得下心。[......]
. . . → Read More: 假如不幸做了玩具
观众反应